她是“面人汤”唯一学生能做不到1厘米核桃面人
2016年10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董凤岐和她制作的非遗博览会吉祥物面塑。 本报记者 于悦 摄
     面塑艺术在非遗中算是较为普及性的项目,但能真正做出精品面塑的却没有几个。省级非遗代表性传人董凤岐从1959年开始学习面塑,是为数不多科班出身的非遗传人,如今从事这一行已有半个多世纪,其中她塑的核桃面人最为人称道。

  本报记者 于悦      
“面人汤”就招了
她一个学生

  今年77岁的董凤岐在北京长大,因为从小喜欢画画,1959年高中毕业后报考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她说:“中央工艺美院是从中央美院分出来的,成立学院时周总理还说过:传统手工艺应该保存下去。于是请来了‘泥人张’的传人张景祜和‘面人汤’汤子博做高级教授,并为他们成立了两个工作室。‘泥人张’在全国招了7个学生,但‘面人汤’就招了我一个。”
  “当时考试跟高考差不多,考素描、水彩、政治、文学、图案设计等,因为我从小就喜欢画素描,家里也送去上过补习班,所以有一定功底,考完后在十几个人里脱颖而出。”董凤岐说,由于成绩优异,她直接被推荐给“面人汤”做学生。
  董凤岐现在还保存着一张和师傅的黑白合影,照片上,80多岁的汤子博正在指点20多岁的董凤岐进行面塑制作。在汤先生的指导下,她从对面塑一无所知到逐渐产生浓厚的兴趣。她所塑的战国时政治家、诗人屈原还被郭沫若先生收为藏品。
  毕业后,董凤岐又在沈阳待过一段时间,1983年她受邀来到济南的山东工艺美院教学,学校为她单独成立了面塑工作室,这让她有机会创作出了更多的作品。这33年间董凤岐培养出了四五十个优秀学生,她还被济南大学聘请教授了四年烹饪专业的学生。今年5月份,在山东艺术学院办了面塑培训班;7月份,她和学生的作品一起在济南群艺馆进行了展览。
不到一厘米的“寿星”毫发毕现
  捏面人最早在民间出现,但科班出身的面塑艺人如今也就董凤岐一个。至今她已创作了数百件作品,曾获国际金奖,泰山文艺奖,省文博会4次金奖,省文联、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市文联等各项金奖,还曾经获得法国艺术博览会金奖、世界烹饪大赛银奖。她最擅长的是做飞天、天女散花等神仙形象,“因为面皮非常薄,可做的面塑形象就很多,像捏飞天的彩带别的材料就很难替代。”
  除了神仙面塑,董凤岐最令人称奇的作品是核桃面人,一个只有一厘米高的寿星,头还没有一颗绿豆大,但四肢、五官、衣饰都捏得不差分毫,粘在核桃壳里十分精致。很难想象这得用放大镜才能看得清的面人,是董凤岐凭肉眼看着捏出来的。
  “做这种小面人除了要求环境安静和光线好,最主要的还是得细心,没有做大面塑的基础直接捏小面人也成不了。”董凤岐说,学会面塑很容易,甚至很多孩子都体验过,但要做出精品来就难了。
要不断研究面塑
保存问题

  面塑用的材料就是家常吃的面粉,不过要加上各种材料,起到防裂、防虫、防腐的作用。
  很多小孩子玩面塑用的材料是太空泥,董凤岐说,这种材料优点是颜色鲜艳,保存时间长,但做起来没有面那么透亮,他们平常做面塑表演也会掺一些太空泥,但要做精品还得用纯面粉,还是要不断研究解决面塑保存的问题。
  因为以前没有防腐材料,汤子博先生有不少优秀作品都没有保存下来,即便经过处理的面塑,也没法保证较长年份保持完好,董凤岐就在2010年第一届非遗博览会时做过一尊送子观音面塑,如今纯白色已变成灰色。 
  董凤岐认为,有了面粉就有了面塑,即便最初用面粉做各种形状的吃食也算,它可以直接和餐饮相结合,“可以与菜搭配做出主题来,像我曾经做了一个钓鱼的老翁面塑放在盘子里,真正的菜则是海鲜,但这样的面塑要小很多,以防喧宾夺主。以前我还给趵突泉公园做过面塑烤鸭、鲤鱼、九转大肠,模仿得比真的菜还漂亮。”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