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不是赶潮流,别得“书单流行病”
2016年10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打开各类公众号,全是各类书单推荐,根本看不过来。人们纷纷在转发各路书单,可是真正看过的又有多少?仿佛转了、收藏了、喜欢了就等于看过了,仿佛知道了有这样一本书甚至花钱买下了,就等于读过了。未见转书单的人们真正地追读了书单里的书,在输入价值后再思考、消化、输出自己的价值。
  分享书单的大多数公众号,也不过是借此来丰富“信息”的内容,而非真正输出书中的价值。
  至于接受信息的人们,也只是被喂食罢了,至于“喂”到了舌头上,还是到心里,你我自知。
  书单流行的原因,自然是出于对“阅读”的推崇。而推崇阅读的原因,是源于国民在阅读上的长期匮乏。
  2015年,在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第13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中显示,只有1.2%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多,8.0%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比较多,37.4%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一般,45.0%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大部分中国人意识到自己的阅读量明显不足。
  而这一年,成年国民纸质与电子图书综合阅读量达到7.78本,比2014年同比增长0.06本,比2011年增长4.48本。虽然仍旧远低于发达国家,但这些年国民的个人阅读需求已经开始上升,对阅读的要求也显著提高,未成年人阅读、亲子阅读尤其受到重视。
  因此,国民对于“阅读”的推崇也就不足为怪了。可是,每年都有各类书单流传,其价值却参差不齐。
  说到底,不是书单不好,而是疯狂、盲目地“追捧”书单不是一个好现象。在这个世上,一定会有源源不断的新书、新电影、新音乐向我们涌来。我们了解世界的路永远走不完。
  那如何选择?对阅读的捍卫似乎从来都会回归到同一个主题:对经典的捍卫。
  在中国,人们对于社会盛行的“浅阅读”之风入侵高校早有忧虑。2012年,新华日报曾评论“一些高校图书馆公布的借阅排行让人大跌眼镜。”那些榜单里,无一例外地没有经典作品的影子。当经典书被束之高阁落满灰尘的时候,图书馆里的流行小说短短几个月就会被翻烂。
  而在美国,美国国家学者联合会(NAS)亦对高校阅读书目充满担忧。连续六年来,NAS每一年都会发布关于美国大学课外阅读书目的研究报告。2016年,在研究了全美361所大学的推荐书目后,NAS直指高校为学生布置的新生课外阅读“缺乏经典,充斥着没有学术挑战的流行书籍”。超过半数推荐的书目出版于2010年之后,94%推荐的书目出版于1990年后,即这一届新生出生以后。
  美国国家学者联合会认为,对于大学生而言,阅读“比他们还要年轻的流行畅销书”难以在思想和观点上给他们强烈的冲击和启发。
  阅读,是一个思想碰撞的过程。鼓励大家阅读经典,是因为那些历久弥新的经典是人类思想的巅峰,是经历和经验的浓缩,输出的绝对价值更高。
  你愿意把宝贵的时间投入在什么样的书籍上呢?
          (严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