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性生活就是残疾?世卫组织又“躺枪”
2016年11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这个星期,单身网友们可以说是被一条新闻伤透了心。英国小报《每日快报》网站报道,世界卫生组织说,不只不孕不育属于残疾范畴,那些找不到性伴侣、没有性生活而生不出孩子的人,也将被认定为“残疾”。报道说,这个定义旨在给每个人“平等的生育权”,即可以借此“残疾证明”,优先享受体外试管受精技术,圆自己的生儿育女梦。
  看到这则报道后,自嘲为“单身狗”的网友们纷纷表示:又一次深深感到了来自这个社会的恶意——就因为我们没有对象,没有性生活,就成了“残障人士”了?这还有没有天理?有国外网友气愤地说:“这些‘砖家’是怎么找到工作的,脑子里恐怕只有一个细胞吧!”有网友调侃道:“我跟我爸妈说,‘你们知道吗,我是个残疾。新闻里说的,长期没有性生活的人就是残疾人。’我爸妈跟看智障似的看着我。”还有网友脑洞大开地联想道:“你们说,如果我拒绝了一个求‘约炮’的单身汉,算不算歧视残疾人?”
  也有些比较乐观的单身狗赶紧趁机“求关注”。“我是‘母胎单身’,已经残了26年,求治愈!”一名网友留言说。还有人马上想到了切身利益:“不错不错,我的残疾津贴啥时候到账?”异曲同工的还有另一条评论:“以后我是不是就能用残疾人车位了?赞!”
  这条新闻很快从国外传到了国内,在微博上被广为转发。就在这个消息席卷全球时,世卫组织坐不住了——11月1日,世卫组织发言人塔里克·亚沙雷维奇公开辟谣称,世卫组织从未有过“找不到性伙伴为残疾”的表述,也从未将不育划归为残疾。
  亚沙雷维奇说,世卫组织最近收到了很多有关这篇报道的咨询,但事实是,这篇报道援引的专家来自世卫组织的合作伙伴,不代表世卫组织。简而言之,就是《每日快报》闹了个大乌龙,世卫组织又“躺枪”了。
  世卫组织的这番表态,显然是一副“宝宝心里苦”的模样。也难怪,这可不是他们第一次“被谣言”了——光是今年,世卫组织就已经辟谣了好几次。9月份,有消息在网上流传,称世卫组织宣布了新的年龄划分标准,17至65岁属于青年人,66岁至79岁是中年人。这个说法听起来就不靠谱,65岁都已经是退休的年纪了,怎么可能还是“青年”?其实,早在今年5月4日青年节时,联合国的官方微博就辟谣过:“联合国对于‘青年’的定义是年龄介于15岁至24岁之间的群体。”还幽默地配了一张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呵呵”的表情包。而按照世卫组织的标准,44岁以下的人被列为青年;45~59岁的人被列为中年。这则消息中的“65岁”,无论在哪种定义中,都不存在被划为青年的可能。
  今年3月,另一则消息说,方便面被世卫组织列入“垃圾食品”名单,呼吁人们不要再吃方便面了。害得世卫组织又赶紧出面澄清:我们从没发布过什么垃圾食品名单,也没说过方便面是垃圾食品,那些说法可都是谣传哪!
  听风就是雨、不加以验证就忙着报道,都是做新闻的大忌。可偏偏就是这些不靠谱甚至让人觉得荒诞无比的传闻,再冠上“世卫组织”的名号,反而最容易被传播开来。作为消息接受者的我们,不妨先多求证,再下结论也不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