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莲县博物馆:龙山文化大玉刀
2016年12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周东升
  在咱们这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国度里,历史遗存浩如烟海,各类文物璀璨夺目,其中堪称为之最或之首的,当数那些无与伦比的稀世珍宝。入藏于五莲县博物馆的一件新石器时代的大玉刀,因其年代最久,体形最大,做工精细,素有“中国玉刀之首”的美誉。
  作为镇馆之宝,大玉刀出土于五莲县境内的丹土遗址。丹土遗址位于潮河镇丹土村及其周围,西北距县城42公里,因村东北侧有大片红烧土而得名。丹土遗址是清末由著名学者王献唐先生之父王廷霖发现的。1934年,在王献唐的提议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王湘、祁延霈对山东东部沿海地区进行了文物调查,正式确认了丹土遗址。
  丹土遗址面积约33万平方米,包含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商周文化遗存。内涵之丰富,延续性之强,为我省沿海一带古遗址之冠。1989年秋,潍坊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对该遗址进行了小范围试掘,出土了少量器物,大玉刀就是其中之一。大玉刀系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的典型礼器,长51厘米、宽22厘米、厚0.3厘米,重1180克。浅灰色玉质,通体磨光双面刃,靠背部有两个对面管钻圆孔,一端的中下部有两个单面钻圆孔。因这件大玉刀是考古发掘工作中目前所发现的年代最早和体形最大的玉制刀具,所以被誉为“中国玉刀之首”,系国家一级文物。
  大玉刀被冠以“中国玉刀之首”,还在于对玉石材料选取和加工技艺要求的难度。要加工器形如此硕大的刀具,对石材的要求之高可想而知。首先要保证块头足够大,其次材质要上乘,确保无绺裂、无崩碴;另外,对工匠的技艺水平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玉石既脆又硬,稍一疏忽,就可能前功尽弃。尤其是四个圆孔的加工,在没有钻头和锉刀的4000多年以前,其工艺难度更是让人难以想象。现在研究表明,在龙山文化时期,玉工进行玉器内部的镂空时,先用桯具在器内打孔,然后穿入软性线具,朝着固定的方向拉切,形成短条状的镂空。此种器内镂空与良渚文化玉器以桯钻孔为中心、做放射状拉切的形式不同,成为区分两者的明显依据。
  大玉刀等文物的相继出土,揭开了古老丹土城神秘的面纱。丹土遗址以出土玉器多而闻名,位居同时期遗址之首,且以器形大、扁薄、嵌绿松石、钻双孔等为特征,其做工之精,器形之美,令人啧啧称奇。这足以证明,4000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居住在这里,在几千年漫长岁月里,他们创造了各个不同时期灿烂的文化。考古专家据此推断,丹土遗址不仅是目前海岱地区经科学发掘最早的古城遗址,也是能够确定的目前中国唯一的一座大汶口文化古城遗址;而丹土城不仅是我省目前发现年代最为久远的古城,而且也是亚洲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