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济南四合院的坚守者——
王府池子的水流经我家后院
2016年12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张庆祥家后门口就是王府池子往北的出水口。 本报记者 于悦 摄
  “福源堂张”家买下“赐书堂陈”家的四合院时订立的老房契。本报记者 于悦 摄
     在泉水密布的老城区,许多人家都临水而居,推开窗或门就见潺潺流水,别有一番风情。如今许多老住户纷纷搬离旧城,但仍有人坚守在这里,芙蓉街50号住户张庆祥就是其中一位,打开他家后门就是王府池子往北的出水口,泉水滋养了他的一生。
  3700块大洋
买下芙蓉街四合院

  听老一辈人说,我们家最早也是在农村生活,就在二环南路的小庄,因为常闹土匪,加上生活条件改善,就搬到了济南市里,一开始住在我们一个本家,但光住在人家那总不是长法。在看房子的过程中就相中了芙蓉街这处四合院,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我们家花了3700块大洋,从一个叫陈哲臣的人手里买下这所房产,此人名下家产很多,那时四合院里的房子虽然表面看起来不错,但一住进去不是漏了就是塌了,我奶奶就决定重新翻盖。
  这座四合院的重新建设花了两三年时间,从那时候盖起来到现在,老房子的屋顶动都没动过,非常结实。当时有大门、二门、三门,二门、三门是我们家专用的,现在二门这里已经盖起一座房子了,大门是和邻居公用的,如今更是消失了。以前我们家院子里还种着一棵石榴树和一棵海棠树,这也是老济南四合院必备的植物种类,除了石榴、海棠还有丁香,都有着吉祥的寓意。
  现在在人们的印象中,芙蓉街两边都是一个一个的四合院。其实,在芙蓉街上像我们家这样的四合院并不多。特别是从我们这里往南,到泉城路基本上没有。
  我家的四合院四四方方,算是济南比较标准的了。家里的四合院自然是遵循传统,北屋是正房,最初是我奶奶在里面住。但在西北角,有一间房是给灶王爷“住的”,也就是厨房。灶王爷在过去一直都是普通百姓家里最厉害的神,因为他管着吃饭。那间西北屋后来被改成了卧室,我结婚后搬了进去。就这样,一个四合院里的人越来越多。除了我父母住在西屋,还有大娘大爷住在东屋,南屋和前院就租给了别人。如今只有北屋是我住着,其他几间都租给别人了,渐渐地他们也不在这住了。
  如今邻居们都搬走了,住到了楼上。就剩我一直没搬出这个四合院,一是因为有感情,二是我的父母去世前一直住在这,而我的三个兄弟都在外地,为了方便照顾二老,我从来也没想去别的地方。
治香楼百货店
承载张家辉煌

  最早我们家的门牌还是一百四十四号的东北院,后来成了50号。这个门牌就在大门上挂着,从大门进来有五六户人家,我们都用的这个门牌号。现在各家都有一个门牌号了,50号成了我家专用的。
  清末民初芙蓉街上有家挺有名的百货商店叫治香楼,治香楼百货店可以说是济南百货业最有名气的老字号之一,就在路西的一块地方,是我们张家开办的,现在很多资料中都有记载,治香楼的东家是我爷爷的本家叔叔。另在卫巷和普利门都有分店。我爷爷就曾在治香楼跟着我大爷爷跑进货生意,因为劳累过度,爷爷四十多岁就去世了,那时我爸才7岁。正因为爷爷在那的辛勤工作才让我们家后来住得起一座四合院。
  芙蓉街长久以来就是商业街,从芙蓉街卖什么东西,就能看出来一个时期的经济发展特点。不同时期它都迎合市场需求进行变化,例如时兴穿的时候,卖服装的比较多,就像如今一直保留着的玉谦旗袍店。现在芙蓉街里是一条小吃街,除了买东西就是买衣服的,这说明现在,最时髦的就是吃的穿的。可在以往不一样,有段时间芙蓉街上每隔几家就有一个铜匠打铜,芙蓉街上卖得最火的也就是铜器,过了一段时间,眼镜店又成了芙蓉街的主打。
9点前不在护城河
洗衣洗菜

  我还保留着一份影印版的老地契,上面称呼我们家为“福源堂张”,卖主陈家叫“赐书堂陈”,因为当时并不简单地互相称呼张家、李家等,而是冠以堂号,这个福源就是我们家的堂号。堂号一般是大户人家才有的,每到过节,还会把堂号匾挂起来。
  这个堂号是怎么来的呢?一般都是本姓祖上的某个人物,曾做过什么著名的事情,或者是当过什么大官,或者立过功,甚至是对后代有过什么训诫,都可以用来做堂号。比如,孟子的后代,就有用“三迁堂”的,这是纪念孟母三迁的故事。而赵氏子孙有的就用“半部堂”,来源是宋朝的宰相赵普,他曾经被称作半部论语治天下。所以从这个堂号,就能粗略地了解这个家族祖上的渊源,能看懂堂号,也能证明一个人博学了。
  我们家院子里还有口井,不光我们吃里面的水,前院后院的都来这打水吃,直到济南不再让开采地下水。由于这里井水水位高,直接用瓢舀即可,院子里更是挖下去20厘米就能冒出水来。为了保持井水的干净,每年我们还要清理水井一次,就是人下井里清理出水草等脏东西,因为井并不深,我进去水也就齐胸而已。
  井水、泉水孕育了老城区的水文化,在芙蓉街这边还有三个“水胡同”:涌泉胡同和平泉胡同,还有个就叫水胡同。水胡同得名“水”字,自然是因为这里多水。当时,济南没有自来水,老百姓喝水都需要从城里打水。久而久之,就有了从井里或者泉池里打水,再往外卖的生意。那些人天天打水送水,水胡同竟然成了他们的必经之路。卖水者挑着担子,桶里盛着泉水,走来走去难免溢出。水胡同的青石板上,便整天都是湿漉漉的。到如今,卖水的行当早已消失,水胡同的青石板也成了水泥路,可惜啊。
  曾经老城区的百姓们还都自觉地默守着一个规矩,九点之前不在任何泉子、护城河里洗衣洗菜等,所以护城河、泉子里都非常干净,另外这还源于每家院子里有阳沟和阴沟,阳沟淌雨水,阴沟淌污水,都流到外面街上去,不可能像现在一样直接把污水排放到河里去。
王府池子西南角
曾深至五米

  我家四合院东北角开了一个小门,出门往南看就是王府池子,它的水往北流经我们家,流过起凤桥和曲水亭,记得以前在河道上都架空建着房子,水从屋底下流,后来为了清淤河道才拆掉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正是济南地下泉水最旺盛的时候。那个时候,过了南护城河,感觉整个明府城都是浮在水上的。特别是下雨后,真的是随便挖个坑,泉水就冒上来了。泉水流得多,各个泉池的水换得就勤快,水质自然也就好。记得那个时候,王府池子的水比现在清澈多了。从地上往下看一眼,池底往上翻滚的气泡都清清楚楚。我小时候一般就从我家东北角那个门出去,蹚着水过去游泳。
  有的时候我们下水游泳,看到池壁上有气泡上来了,就有孩子调皮去用脚踩住一个泉眼。结果,踩住一个,旁边的泉眼又冒出了气泡。其实从气泡冒出的频率,就可以推测出泉水喷涌的力度。现在大家说珍珠泉是因为气泡一串串的像珍珠,可人们现在根本没法体会,啥是像珍珠一样的泉水。如今保泉力度很大,限制工业用泉水,但和我们小时候比起来,还差得太远。当时的珍珠泉,是根本不用等气泡找气泡的,打眼一看,泉池里到处都是。
  现在的王府池子已经整修过了,整个泉池都换了个样子。我们小时候下水游泳时能感觉到,池子的西南侧和北岸比较深,前者5米,后者也有3米。现在的池底都翻新了一遍,自然也就抬高了,最深也就3米。
  那时王府池子边上的鱼虾也很丰富,利用我们家后门临水的有利条件,一晚上我能摸一脸盆的螃蟹,用一根筷子在螃蟹盖上扎个眼,放进去一些粗盐粒腌起来,再放炉子上烤烤就能吃。另外我们还用细铜丝绑起来三个做活用的大针,去河里叉虾,一晚上能捉一茶缸的大白虾,还会用脸盆扣虾。在门前河里放一个网子也能网不少鱼,不过因为缺少油盐等各种调料,这些鱼虾就直接喂给家畜家禽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