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拿“尺度”吓退中小学性教育
2017年03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王学进

  日前,有媒体报道,杭州萧山一个二年级孩子的妈妈在其微博上吐槽学校发放的《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称教材尺度太大,并晒出含有“男女生殖器相关介绍”的内容,引发网友热议。迫于舆论压力,涉事学校萧山高桥小学遂决定收回该书,同时表示,性教育课程在中小学开展很有必要,将来会在合适的时机继续推进相关课程。
  愚昧,封建,无知,悲哀,此刻,我的脑海中满是这类字眼。一位会玩微博的妈妈观念居然如此陈腐,那广大农村妇女又不知会如何看待此事——估计看一眼就会脸红,甚或撕了该书。从网友的议论中可知,他们大部分也认同这位妈妈的意见,认为该书“尺度”太大,不适宜作为性教育读本。要不然,学校也不会收回此书了。
  真不知今夕何夕,在对待性教育问题上,人们的观念还是那么落后,一点儿也不开窍。想当年,我们这代人小时候问大人“自己是哪儿来的”,大人会回答: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从未接受过性教育的孩子相信自己是石头的儿子。尽管大人给出的答案五花八门,但极少会有父母正儿八经地告诉孩子生育的真相。那是教育的悲哀,也是时代的悲剧。
  比起我们小时候,在改革开放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思想已经有所解放,观念日益开放,也知道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很有必要,但当看到有关“男女生殖器相关介绍”的文字和插图时,还是会脸红耳赤,心跳加快,想入非非,将之视为色情,担心孩子看了会中毒。于是乎,难免叶公好龙,一旦“真龙”现身,便逃之夭夭。你说,可悲不可悲?
  “尺度”到底有多大?编写该书的北师大儿童性教育课题组日前发表了一篇文章回应,有关“人的诞生”“身体的隐私部位”和“预防儿童性侵害”主题中出现的部分插图,也被放在上述回应文章中。应该说,其文字和插图非常严肃、科学,哪有“敏感”可言?无非是介绍了男女生殖器以及生命的孕育诞生过程,如果连这些内容都不允许介绍,那所谓的性教育还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编写者对性器官的图解展示和精子卵子的配对诠释,那是在做科学解释,而不是给孩子讲色情故事,这和所谓的“尺度”毫不相干。
  在此,我用不着列举因性教育的缺失造成了多少悲剧,就拿校园性侵案来说,由于少年儿童从小没接受正规的性教育,性知识极度缺乏,因而懵懂无知地成为一些不法分子的性侵对象。为此,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呼吁学校尽快开设性教育课程,出台权威的防性侵教育教案。
  如果在性教育问题上仍然固守陈旧的观念,或者犹抱琵琶半遮面,拿“尺度”说事,抵制学校开展正常的性教育,那校园性侵案高发的现状便难以改观,少年儿童尤其是女学生的人身权益便难以得到保障。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