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工业污水渗坑震惊环保部
河北、天津展开调查治理,大城县涉事主管领导已停职检查
2017年04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大城县一处渗坑俯瞰图。
     远观碧水蓝天,近看臭气熏天。纵然已经麻木于各种糟心的环境污染案例,但近日河北、天津的“超级工业污水渗坑”还是以其狰狞的面貌触动了许多人的神经。其中,位于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南赵扶镇的两处污水渗坑面积甚至达到了约20万平方米,接近30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该情况被曝光后,环保部与当地政府组成联合调查组,并对相关问题挂牌督办。21日,环境保护部环境监察局局长田为勇表示,这些渗坑是企业非法倾倒废物产生的,至少涉及两方面违法行为,必须严厉打击。

  17万平米超级渗坑
让人触目惊心

  4月18日,民间环保组织发布的《华北地区发现170000平方米超级工业污水渗坑》的图文报道让人触目惊心。航拍下的“超级渗坑”,污水呈红黑色,像是一块块伤疤,清晰地出现在河北大城县和天津静海区的大地上。
  4月19日,廊坊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在微信公众号“廊坊发布”,就污水渗坑一事做出说明时提到,廊坊市被举报的一大一小两个渗坑,分别是原南赵扶砖厂渗坑和原化肥厂渗坑。
  在河北省大城县津保路南赵扶镇南赵扶村段北侧约200米处,记者发现了3个相邻的污水坑。此处,即是原化肥厂渗坑所在。
  其中,西侧的水坑,约有四分之一个足球场大小。坑内积水犹如稀释后的深蓝色墨水。整个水坑北侧积水深,南侧积水浅。坑中浅水区域,裸露出的土地上,长满了细高的褐色杂草。
  沿土路向东,紧跟着出现了一块面积约为一个篮球场的死水坑。坑内积水表面漂浮着密密麻麻、形状不一的块状黄色泡沫。临近能闻见一股淡淡的异味。记者用空瓶对该水坑取样,发现此处积水为淡黄色。
  而3个水坑中,属东侧的水坑积水最多。该水坑坑道深约3米,有三四个篮球场大小。水坑内有不少积水,水质相对较清,但靠近水塘边缘地带仍有几处深色近似油污的痕迹。
  在该水坑边的高地上,立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此处污水坑正在治理中,严禁人员靠近及使用,否则后果自负。木牌的落款为南赵扶镇政府,时间为2015年5月。
  而南赵扶砖厂渗坑,则位于此处以北约一公里处。记者探访发现,砖厂渗坑系连片污水坑,由多个足球场般大小的水塘组成。一眼望去,整个水面呈淡黄色,而在水塘的边缘,水色更为明显,呈暗红色。靠近水塘,即能嗅到一股淡淡的酸味。
  除河北的这两处渗坑外,据天津市环保局2013年摸底排查情况,天津静海区也有18个类似渗坑,多为废酸倾倒或偷排所致。静海区政府自2014年起开展渗坑废水重点整治工作,已治理完成14个渗坑。
“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

  在廊坊市大城县南赵扶镇的化肥厂渗坑旁,当地村民孙文正告诉记者,该镇两个渗坑的坑体本身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陆续被挖成型,多年前坑里的水质尚未变之前还可以钓到不少鲫鱼,直到2013年,有外人开始偷偷往水坑里倾倒废酸。当地政府介绍,南赵扶镇污水渗坑是2013年附近旺村镇的村民将废酸倾倒进坑塘所致,当年5月县公安局立案,后将犯罪嫌疑人控制。对于该犯罪嫌疑人的后续处理情况,记者向官方咨询,但没有得到具体回复。
  多位村民告诉记者,南赵扶镇两个渗坑的确都有外来人员倾倒废水的情况,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是一次,一次能倒几十亩吗?倒得大发了,2013年时每天晚上往这里拉。这个(砖厂渗坑)是外来倾倒的,化肥厂有外来倾倒的,也有厂子旁边电镀厂,镀锌、镀铬等排放污水。”
  大城县两个污水渗坑存在已经不是一年两年,这期间对于当地百姓的生产、生活有何影响?百姓们吃的水能达标吗?这种污水,能否用来浇灌农田?
  大城县县委宣传部负责人表示,4月19日,廊坊市环境监测站分坑采集了14个水样,采集南赵扶村(南赵扶镇内村)2口饮用水井水样各1个,对PH以及多种重金属污染物进行监测,目前,正在化验当中,尚未出结果。此外还委托具有相关资质单位对渗坑及周边地区采集土壤样本14个,5天内出检测结果。县政府称,渗坑周边百姓健康未受到影响。
  但是南赵扶村村民告诉记者,村里九几年打的机井,2015年就停用了,因为不敢用。“吃水井现在不敢吃了,一开始用那个水洗手后手上起小白点子,浇地之后地上起白沫子,铁质的抽水泵用几天就糟了,后来买的不锈钢的。”也有村民反映,污水渗坑对于种植生产可能也有影响。一位村民告诉记者,自己家种的3亩玉米地,因为用了污水渗坑旁边(白马河)的河水浇地,几乎绝收。
治理三年以来
水质多次反弹 

  4月19日,环境保护部和河北省政府联合调查组现场查看了廊坊市大城县两处渗坑。河北大城县政府表示,从2014年起就组织相关单位分别对两处渗坑污染水体进行了治理,但水质几次出现反弹,没有达到预期治理效果。那么,这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无人机航拍照片可发现,现场的污水渗坑并非一个完整的大水坑,而是有大有小,“多坑连片”的污水渗坑。大城县政府透露,2014年3月分别选定龙淼公司对砖厂渗坑进行治理;选定碧水源公司对化肥厂渗坑进行治理,南赵扶镇先后投资118万元。其中,砖厂渗坑水质曾一度达标,但2016年再次出现反弹。最终,两家污水治理公司未能按时成功完成治理任务。
  参与化肥厂污水渗坑治理的当地村民孙文正、孙连华说,他们被廊坊碧水源公司(县政府聘请治理化肥厂渗坑的公司)聘请,将小坑内的水抽灌到大坑内,然后统一播撒生石灰进行处理,这样下来每人一天150元钱。但治理污水渗坑的这两年,因薪资支付不及时等原因,他们几乎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12月干活加起来也就两个月”,其负责的近3万平米污水渗坑,最后仅仅处理了三分之一。
  据介绍,2016年底大城县政府将两个渗坑治理工程列入2017年县政府重点工程,预算3848万元。
环保部表示
决不姑息

  砖厂渗坑附近村民表示,不否认近年来当地政府对于工业污染进行治理的努力,但是多年来积累的工业污染所造成的恶果,绝不仅仅是两个大型的污水渗坑。有村民透露2017年春节过后,南赵扶镇就有超过5人因患癌症死亡,但是和污水渗坑以及其他污染是否有直接联系,村民也承认无法拿出证据。此外,包括南赵扶镇污水渗坑问题、白马河污染问题等,他们已经向县、市等多级环保部门反映,但却少有明确回复。
  20日晚,廊坊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官方微信发布消息称,该市已经成立工作组到大城县现场调度处置工作,派出市纪委工作组入驻大城县展开调查。在全市范围内立即开展渗坑摸排工作,举一反三,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此外,大城县主管副县长、环保局长和环境执法队长、南赵扶镇镇长和主管领导已停职检查。河北省政府昨晚也发布通报称,将实事求是查明原因,依法依规问责处理,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天津、河北两起渗坑事件,现在还没有完全调查清楚,但至少涉及两方面违法行为。一是用渗坑渗井等躲避监管的方式排污,无论渗坑是怎么形成的,都是非法排放污染物。二是非法排放危险废物。”环保部环境监察局局长田为勇表示,这是企业直接排污,通过非法倾倒排放一些废物产生的。此类违法行为在法律上已经有明确规定,“两高”司法解释将它作为入刑的一种,这样做是要判刑的。说明这种问题已经相当严重,必须严厉打击。
  对于中国其他地区是否存在此类渗坑,田为勇对记者表示,环保部正在组织土壤调查,结果将来向社会公布。环保部对此类问题是发现一起严肃处理一起,决不姑息。
  据新华社、中新社、北京青年报等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