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打怪救美”的套路是咋来的
2017年04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王昱
  世界上无论哪个民族,降妖除魔的英雄形象总是最受欢迎。在中国,此类形象中的翘楚当然非齐天大圣孙悟空莫属。在西方文化中,也有个与孙悟空类似的人物——圣乔治,与从石头缝里蹦出来、抡起金箍棒就六亲不认的孙大圣不同,西方的圣乔治不仅英勇善战,而且浪漫多情,历史上还确有其人。更关键的是,他创下的“勇者斗恶龙、救公主”的套路,成了西方传奇故事百玩不厌的标配。
  4月23日是西方基督教世界里的圣乔治节,这个日子很神奇,因为它同时是英国英格兰地区的“国庆日”、西班牙巴塞罗那地区的“区庆日”以及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市庆日”。在这一天,整个基督教世界的情侣都要忙活一番,男孩子要送心仪的女孩玫瑰,女孩则回赠男孩一本书。
  这三个八竿子打不着的地区为何共用一个节日?因为它们都将该节日所纪念的基督教圣人圣乔治作为自己的守护圣人。
  圣乔治之所以如此受推崇,是因为这人在传说中实在牛。此公据说于公元260年左右生于以色列的一个贵族家庭,不仅是个虔诚的基督徒,还十分骁勇善战。当时的罗马皇帝戴克里先在没当皇帝时就看上了这个小伙子,任命他为自己的骑兵卫队长。由于当时的基督教徒大多是罗马帝国的中下阶层,像乔治这般有身份的教徒还是很显眼的。
  圣乔治生平最著名的传说,是他屠龙的故事。据说当时在叙利亚地区,有一处人们赖以生存的泉水,有一天,来了一条恶龙在这里筑巢并堵住了泉眼。百姓无奈,只好百般讨好恶龙,请它放水给人们饮用。刚开始每天进贡给恶龙一只羊,羊吃光了就开始进贡牛、马。再后来,村民只得用抽签的方式进贡少女给恶龙进食。
  接下来的故事喜闻乐见。有一天,公主不幸中签。国王爱惜女儿,想要找人来代替,老百姓不干了,正在僵持不下时,圣乔治恰好路过此地。问明缘由后,他英勇刺杀了恶龙,救出了公主,流出的龙血形成了一个十字,一朵鲜红的玫瑰从血泊中长出,圣乔治摘下玫瑰,单膝跪地将它献给公主,两人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这个浪漫的传说在随后的中世纪里征服了欧洲人民。它决定了后世欧洲的很多风俗,比如用红玫瑰代表爱情,比如求婚时手捧玫瑰单膝跪地的标准姿势,再比如欧洲人都特别喜欢用乔治来起名字的癖好(在英国,这个名字叫“乔治”,在俄罗斯,则是“高尔基”)。
  当然,影响最深的还是圣乔治“勇者斗恶龙”的故事模式。自圣乔治的故事以后,西方传说中的怪兽就都染上了喜欢绑架公主的癖好,以便为骑士英雄救美创造条件。到了现代的《蝙蝠侠》《蜘蛛侠》《超人》等电影中,美人落难、英雄搭救仍是必备的套路。哪怕你打《超级马里奥》这样的电子游戏,马里奥大叔一路打怪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救出碧丝公主。可以说,后世的这些大英雄,都是在重复当年圣乔治走过的路。
  但现实中圣乔治有一个悲壮的结局。公元303年,当上皇帝的戴克里先为了统一思想、巩固权力,发动了一轮对基督教徒的迫害,身为皇帝亲信的乔治勇敢地站出来反对皇帝的暴行。皇帝起初想说服和收买他十分赏识的这位军官,遭到拒绝后就恼羞成怒地威胁要杀了他。坚持自己信仰的乔治坦然地完成了自己的殉道,他在受尽折磨后,死于这一年的4月23日,于是这一天就成了“圣乔治节”。
  现实中的圣乔治,很可能没有勇斗恶龙的战功和抱得美人归的经历,但我想,他之所以为后世所崇敬,是因为在暴政面前敢于坚持自己的信仰,不愧为真正的英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