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塔菲耶夫代表作《鱼王》《树号》出版
2017年04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苏俄作家阿斯塔菲耶夫继承了屠格涅夫、普里什文和巴乌斯托夫斯基的自然文学传统,并创造出将小说、道德思辨和抒情散文熔于一炉的独特风格,是20世纪下半叶俄罗斯文学代表人物之一。近日,其代表作《鱼王》《树号》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引进出版。
  阿斯塔菲耶夫1924年出生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附近的一个小村镇上,西伯利亚粗犷的自然环境哺育着他成长,童年时代沦为孤儿,在保育院里度过了不同寻常的童年。从铁路技工学校毕业后不久,卫国战争开始,这个年方18岁的年轻人应征入伍,前线、战场、战地医院向他展示了生活的另一侧面。战后他也从事过各种工作:钳工、铸工、杂务工、搬运工……这一切构成了他创作的全部生活基础,但是西伯利亚的大自然、冻土带、原始森林、叶尼塞河,故乡的一切始终使他魂牵梦萦,成了他作品中反复再现的基调。他的小说情节常常来自回忆,自白身世、自述见闻的因素占着主要位置。
  在一系列作品中,阿斯塔菲耶夫一面担忧自然资源被破坏、生态平衡失调,同时也在担忧人的精神世界的失衡。破坏自然使人道德堕落,道德堕落的人变本加厉破坏自然——在代表作《鱼王》中,阿斯塔菲耶夫描绘了这个恶性循环。《鱼王》由十三个内容相对独立的“叙事短篇小说”组成,围绕着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入细致地描绘了充满神秘诱惑的西伯利亚、人们在那里的生活以及关于生活的沉思。
  《鱼王》写作时为十三篇,其中《没心没肺》一篇在1975年首次出版时未能收入,汉语译本皆据此删节版。此次出版则将该篇翻译补入。
  除了《鱼王》,《树号》也是阿斯塔菲耶夫的经典作品。“树号”指的是用斧子或其他利器在树上砍出的记号。开发者或者原始森林里的人砍下一个个树号,为的是从远处就可以看见树干上的记号,在森林里循着一个树号走向另一个树号,便不会迷失方向。阿斯塔菲耶夫继承了俄罗斯民间诗学传统,通过拟人观描写大自然,《树号》中收录的自然文学作品是其创作轨迹的记录,他在文学的莽林里一面探索,一面砍下自己的“树号”,这些记号又引导他向创作的原始森林纵深前进,向陌生的领域开拓。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