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上的走镖人
2017年06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郑学富
  在1797公里的京杭大运河上,有漕运就有盗贼,运河走镖也就应运而生。在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运河沿线重镇台儿庄的谢家镖局,把武德放在首位,为运河漕运保驾护航,扶危解困,曾威震运河,扬名上海。后又创办武馆,在抗日烽火中,学员们拿起武器,保家卫国,留下一个个荡气回肠的传奇故事。
  马永贞传艺台儿庄
  清咸丰年间,峄县台儿庄清真寺旁边有一粥棚,卖粥者为一老者,名曰金武,他祖籍河北沧州,出身于武术世家,常年在运河上走镖,后来在台儿庄清真寺内设武场收徒。当时,由甘肃来台儿庄清真寺做阿訇的姓杜,其女儿武艺超群,拳术、剑、棍均高人一筹。她将一套棍法传授给了金武,人称“杜女棍”。民国初年,闻名鲁南苏北一带的武术家谢玉田就是金武的徒弟。
  一日,金武爷正带着徒弟们在清真寺习武,忽听门外有喝彩声。金武爷出门一看大吃一惊,高喊道:“原来是师弟!”喝彩者也喜出望外:“师兄!”来人正是后来名震上海滩的马永贞。
  马永贞与金武爷属同门师兄弟,二人以前跟随各自师傅见过几次面,后来天各一方,没有了音信。他乡遇故知,金武爷说:“师弟既然来了,就在此住上一段时间,帮我教教这帮徒弟。”于是马永贞帮着师兄教授武艺。
  过了一段时间,金武爷为马永贞备好了盘缠,把师弟送到运河岸边郁家码头。马永贞与师兄含泪告别,乘船南下,奔赴上海。据《黄浦区志》记载:“马永贞,回族,山东临清人。清末拳师。曾在境内跑马厅(今人民广场和人民公园)赛马会上,以骑术战胜外国骑士,轰动沪上。清光绪五年(1879年)4月13日,在南京路‘一洞天’茶楼被暴徒暗算,伤重身亡。”
“谢家镖局”威震运河
  从微山湖湖口至江苏骆马湖这段运河,由于地处鲁苏两省四县(峄、滕、铜、邳)交界区域,行政管理交叉,容易出现空白地带,一度盗匪横行猖獗,官船和商船经常遭到抢劫。尽管朝廷对这一带的河道安全异常重视,设立专门机构,委派正三品参将负责防务。然而,仅官方的治安防务远远不能满足漕运安全的需求,于是,民间镖局应运而生,当时台儿庄城内的谢家镖局最为著名。
  作为金武爷的徒弟,谢玉田在清真寺闭门苦练13年出师后,刀、枪、剑、戟等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最善用虎头双钩、拐子棍及双刀。因轻功了得,江湖人送外号“草上飞——谢黑虎”。金武爷去世后,谢玉田、沙景洪、李兆祥等人继续设场传武,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台儿庄回族武术。
  1898年,谢玉田在地处台儿庄运河东岸谢府内成立了谢家镖局,建有谢家码头。镖局是个很特殊的行业,要想立住脚,打得开,必须要有官府做靠山,在江湖上要与绿林有密切的关系,自身要有过硬的功夫。谢家在当地也是名门望族,加之谢玉田,谢玉和、谢玉春“谢氏三兄弟”又有骁勇无敌的武功,门徒遍布沿运河各地,鲁、苏、皖几省武林高手经常来拜会造访,所以开局后门庭若市,生意兴隆。当时,镖局的主要业务是水路的物镖和陆路的银镖,水路主要是对运河河道上一些运粮商船的保护,陆路主要是受官方和富人的委托押送一些饷银和贵重物品。谢家镖局沿运河走镖,惩恶扬善,保障漕运安全,威震江湖。
  1913年春天,谢玉田携镖局十余人途经上海,知道上海有个把头叫汪得汉,在上海最大的私家花园——张家花园摆设擂台,已连胜几天,气焰嚣张,目中无人。刚直的谢玉田听后义愤填膺,决心杀杀汪得汉的威风。第二天上午,谢玉田等人来到张家花园,看到擂台上汪得汉正在口出狂言,指着台下叫阵。谢玉田二话没说,飞身跃上擂台,与汪签了生死状,开始比武。两人你来我往十几个回合,不分胜负。谢玉田凭着过硬的本领沉着应战,稳扎稳打。台下观众对汪的行为恨之入骨,纷纷为谢叫好加油,谢玉田瞅准汪的一个破绽,飞起一脚正中汪的胸口。
  谢玉田打擂获胜,载誉而归,官府和各界名流纷纷致贺,民众奔走相告,成为当时鲁南苏北一带的特大新闻。此后几年间,汪得汉又来台儿庄谢家两次和谢玉田单独交手,均被谢打败,输得心服口服。
抗日烽火显神威
  1921年,谢家镖局歇业,谢玉田和师弟沙景洪等人在台儿庄北关老三官庙后院建国术馆,义务办学,参加习武者近百人,培养了一大批出类拔萃的人才。这些青年怀有一身武功,除暴安良,展开了风起云涌、不屈不挠的斗争。
  1923年,台儿庄镇长胡小鲁为敛财自肥,增收驮捐。台儿庄2000多回汉民众在武术界的带领下上街大游行,高呼口号,砸了胡小鲁的家。胡小鲁勾结驻军,突然袭击在清真寺将要沐浴的回族群众。在这场混战中,武术界人士冒着枪林弹雨与来犯之敌展开搏斗,打伤官兵数十人,而回族群众也有1人死亡,数人受伤。后在各界人士大力支持下终于取得了胜利。
  台儿庄战役之后,习武的回族青年纷纷加入抗战行列。1939年春,台儿庄镇回民马东曙率其回民自卫队骨干投奔八路军陇海南进支队,受到司令员钟辉欢迎。后陆续有50余名台儿庄回族青年参军,遂成立回民排,由台儿庄北关国术馆马绕九出任武术教练。他们活跃在鲁南苏北,打日寇,锄汉奸,在抗战中立下功勋。这年6月的一个夜晚,回民支队的大刀队悄悄地摸进敌人营地,向日军突然攻击,勇士们不怕牺牲,冒着枪林弹雨,高举着大刀向敌人猛冲,打得日本侵略军惶惶不可终日。台儿庄回民、中共党员张鸿仪于1943年底,担任铁道游击队政委,他重振“铁道飞虎队”的威名,半年时间吸收队员300余人,台儿庄不少回族青年纷纷参军,他们把所学武术用在杀敌战场上,敌人闻风丧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