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看蓝天白云”检验治霾措施
2017年10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冬季燃煤取暖曾是济南治霾过程中遇到的民生难题。之前,济南市环境空气细颗粒物(PM2.5)的来源中,燃煤占29%,处于第一位。为了济南的蓝天白云,淘汰了上百个燃煤锅炉。燃煤锅炉淘汰后,还不能影响市民冬季取暖,电、天然气、污水等新能源的取暖形式部分代替了燃煤取暖。 
  上午11点,王文涛来到位于高新区徐家村西北的北控水务集团,察看北控污水源能源中心项目。该项目利用管网中12摄氏度的污水资源,借助热泵系统,通过消耗部分电能,取得能量用于供热。该项目启用后,设计供热能力为40万平方米,项目全部建成后,每个采暖季可节约标煤5897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50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42吨,减少一氧化碳排放量135吨。
  王文涛仔细询问了该新能源项目的原理和成本。当得知这种利用污水资源和一部分电能供暖比纯利用电能代替燃煤更高效,而且达到一定规模时不会亏本运转,王文涛希望这一新能源供热项目能在还没有实现集中供暖的区域推广,特别是农村和特色小镇。  
  王文涛说,应该研究各种新能源供热方式用在哪里更高效更合适。比如气代煤来供热,主要是在市中心有天然气管道的地方。在农村,更多可能是依靠电代煤取暖,因为农村距离市区太远,燃气管道通到农村难度很大,但电网已经到了农村,这使得在农村燃煤取暖替代方面,用电有很大的空间。
  北控水务集团相关负责人坦言,虽然新能源供暖有多种方式,清洁效果好,而且供暖效果也不比集中供暖差,但是目前大家的接受程度还很有限。王文涛表示,要结合济南的实际实施精准治霾,从济南市采取的治霾措施看已经取得成效,要以“看蓝天白云”来检验治霾措施。
      本报记者 王皇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