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演唱家李朝霞:
歌唱像体育竞技,总在追求超越
2017年10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李朝霞,山东歌舞剧院青年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省青年表演艺术家协会执行主席,山东省直文化系统拔尖人才。   2008年举办《谁不说俺家乡好》个人演唱会。2012年6月举办李朝霞硕士研究生毕业独唱音乐会。专辑有《谁不说俺家乡好》《领航中国》《黄昏独语》。代表作品:《领航中国》《幸福儿女》《中国欢迎你》《幸福中国》《好家乡》《幸福谣》等;音乐剧《江姐》《隔离线外》《心中的彩虹》等。
     嗓音甜美、清脆、大气委婉,能驾驭各种风格的山东歌舞剧院青年歌唱家李朝霞,活跃在舞台上近20年,诠释了很多民歌,听众众多。最近,李朝霞赶赴英国参加“中英建交45周年文艺晚会”演出,演唱的原创民歌《山水之间》惊艳听众,很好地传播了中国风音乐。她说,与音乐为伴,非常幸福。

  本报记者 师文静    

曾经的文艺活跃分子
上大学“闭门”打基础

  李朝霞除了干好院团本职工作之外,还担任山艺本科生教学工作,同时负责山东省青年表演艺术家协会的工作,还是个7岁孩子的妈妈,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她说,自己最大的变化就是时间概念特别强,每天的事情都以小时计,生活排得满满的。但性格敞亮、乐观的李朝霞说,很享受目前的生活状态。
  上世纪80年代,“戏窝子”菏泽大大小小的剧场都在演各种戏剧,那时的剧场还没有兴起歌舞表演。年幼的李朝霞在戏迷父母的带领下经常进出剧场看大戏。“我对音乐非常敏感,看戏时对剧中的唱腔、人物记得特别快,也喜欢学。”虽然女儿喜欢唱,嗓音也不错,但父母还是希望她循规蹈矩正常上学、考学,并没有送她专门去学音乐或戏剧。李朝霞就把自己对音乐的满腔热情倾注到了小学、初中的音乐课上。
  “那时候学校没有钢琴,但有脚踏琴,每次音乐课搬琴送琴都是我的活。”每年学校的“六一”、新年晚会演出,李朝霞都是跳舞、唱歌的活跃分子。李朝霞以艺术特长生考入高中音乐班后,既学跳舞又要唱歌,但因老师有限,音乐学习也受限。“1994年要高考了,父母说咱去济南考艺术生试试,如果老师认为你不是这块料,赶紧放弃,参加普通高考。” 
  李朝霞还记得,参加当年的山艺招生考试,她演唱了《一道道山,一道道水》和《我爱你,塞北的雪》。当时老师听后,觉得李朝霞嗓子条件很好,清脆、高亮,是可塑之才。那年山艺在全省招了5个声乐生,李朝霞是幸运儿之一。在老师的建议下,她主攻民族声乐。“上了大学,问题来了,嗓音条件再好,但音乐积累太少,仍有短板。”心气很高的李朝霞大学期间恶补音乐知识,勤奋练习,全身心投入到歌唱中。“大学四年,琴房、教室、宿舍打转,每天如此,极少出校门。当时我一门心思提升自己,因我有更高的梦想,就是到北京去,到更高的学府去深造。”
  凭着这股劲儿,李朝霞在大学期间获得了不少比赛的大奖,以优异成绩毕业,并在1998年夏天举办了毕业独唱音乐会。这对一个声乐本科生来说,非常不易,也十分难得。毕业后,李朝霞在多种就业选择中,几经考量,留在了山东歌舞剧院。
坚持音乐梦想
精彩诠释山东民歌

  在山东歌舞剧院工作近20年,李朝霞说这是耐得住寂寞,贵在坚持的艺术路。“毕业后,我觉得自己的声乐学习太单一,总想到更高的学府接受更专业的声乐训练。当时工资300多元,但继续深造又需要大量学费,什么时候能攒够是个问题。”为此,李朝霞经过一段奔波劳累演出挣钱的日子,再加朋友的帮助,最终圆梦:2000年到中国音乐学院进修,拜声乐名家马秋华为师。
  在北京上学期间,山东歌舞剧院复排歌剧《江姐》,李朝霞被委以重任出演江姐,开始了完全不一样的舞台体验。2002年,李朝霞应邀参加首届国际民歌艺术节闭幕式及国际民歌比赛颁奖晚会等演出,演唱的山东民歌《包楞调》惊艳全场。既在业内打开了名气,也传播推广了山东本土音乐。
  进修完归团后,因专业性提升,她对音乐的诠释更加丰富、有个性。在2008年毕业10周年山东民歌专场《谁不说俺家乡好》个人演唱会之前,她已推出了《领航中国》和《谁不说俺家乡好》两张民歌专辑。尤其是《谁不说俺家乡好》,包含了《绣荷包》《茉莉花》《赶牛山》《打秋千》《沂蒙山小调》《唱秧歌》等山东民歌,婉转、清亮又富有特质的嗓音,诠释了山东民歌的丰富性。
  李朝霞说,山东民歌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田间地头,只有好嗓子才能唱得了,唱得好。“山东民歌不好唱,它以亮、脆、宽为特点,没有这些声音条件就不能很好地完成这些歌曲。”
  因为山东民歌亮、脆、宽的特点,对嗓音有很高的要求,喜欢山东民歌的人不少,但真正能唱的人不多。作为一位民歌演唱家,李朝霞很多时候是在传播和推广山东民歌。“在几代音乐人的努力下,山东民歌有了很大的提升,知名度也逐渐打开。民歌不能仅仅‘活在’课堂上、‘活在’教科书中,应该扩大民歌的舞台,挖掘、传承民歌,让民歌在一代代人的手中更加完善、丰富。也需要更多年轻人加入民歌传承的行列中,这样民歌的土壤才会更加丰富。”
好音乐太多学不够
音乐之路不断拓宽

  好音乐会励志暖心,传递更多的正能量。2003年“非典”期间,山东省歌舞剧院为激励全民抗击“非典”,编排了音乐剧《隔离线外》,虽然时间紧,编排前后仅有十几天时间,但李朝霞凭借专业的演唱功底和熟练的表演技巧,把主要角色护士小慧诠释得淋漓尽致。这部激励全民抗击“非典”的音乐剧在当时反响很好。汶川大地震期间,李朝霞又和很多艺术家一样,赶赴灾区进行慰问演出,希望通过自己的歌声为他们抚平伤痛,传递爱心、温暖和希望。
  李朝霞说,“唱歌就像体育竞技,需要长年累月的提升。凭借天赋走不了多远,永远的技术训练和素养提升才是根本。”正因为她多年对声乐的孜孜以求,到2012年硕士研究生毕业时,她举办了第三次个人独唱音乐会,且成为国家一级演员。
  “唱了20多年后,对民歌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知,也有了一定的把控力,自己也更加成熟了。”最近几年,李朝霞对音乐的追求更加多元化,除了深入学习中国歌剧,也开始深入拓展学习西洋歌剧。“走上歌剧的舞台,是歌唱家的最高追求。”学歌剧,有把握学以致用,能更好发挥自身优势,去演绎歌剧吗?李朝霞自己有时候也有疑问。“音乐的范围太广了,多类型音乐学都学不完,也是因为担任教学任务,更需要去丰富自己。但是这个年龄我自己的心态不一样了,很渴望去学习,不那么纠结,学得也很快,更希望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不断地去学习,去拓展延伸自己的音乐领域。”现在,李朝霞有侧重地学习英国西区、美国百老汇的歌剧名剧。她说,自己是个思想比较活跃的人,人生时间有限,而学无止境。
  歌剧、音乐剧在国内的受众主要集中在北上广,原创作品少,又比较小众,演出机会也不多,但李朝霞认为,多学习国外歌剧、音乐剧,最终还是拿来为我所用,学习好东西用于我们自己的音乐发展才是最好的。“随着年轻人的不断成长,歌剧、音乐剧的受众会逐渐增多,音乐剧在中国未来会有一个很好的发展前景,将来一定会走向大众。”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