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兵渐行渐远,追兵越来越近
希望山东重塑辉煌的呼声逼人
2018年02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动员大会指出,长期以来,山东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一直处于优势地位。而现在,山东在全国区域竞争大棋局中,已经不那么耀眼。在一些方面,山东已经有所差距,从某种程度上讲,陷入了由别人追着跑到追着别人跑的尴尬境地。
  本报记者 张玉岩     

科技创新不足
国际专利申请仅千余件

  众所周知,科技一直是支撑经济中心地位的强大力量。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孕育、集聚迸发,正在引发产业分工重大调整,重塑地区竞争格局。
  会上提到,不少省市已经开始行动,纷纷寻找科技创新的突破口,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比如,贵州省以大数据为引领,加快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带动经济实现了弯道超车;杭州市信息经济增加值增速超过GDP增速两倍以上,对GDP的贡献率超过50%。
  而山东的差距还比较明显,通过几个数字能明显地反映出来。2016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33.8%,分别比江苏和浙江低7.7和6.3个百分点,比河南还低1.1个百分点;全社会科技研发经费支出占比2.30%,分别比广东、江苏和浙江低0.22、0.32和0.09个百分点;PCT(《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申请量广东有2.4万件,我省1399件,仅为广东的5.8%。
  实践证明,在科技革命面前“无问西东”,谁抢占了科技高地,谁就能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而建设综合试验区,为山东提供了有利契机和重大平台,需要山东积极顺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趋势,用好综合试验区“金字招牌”,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重大跨越,不断提高经济创新力,再造山东创新发展新优势。
转调进程总体上
落后粤苏五年

  从某种程度上讲,山东陷入了由别人追着跑到追着别人跑的尴尬境地。最近,有研究报告认为,我省转调进程总体上落后于广东、江苏5年,有些方面落后得更多。
  会上指出,对标先进,山东与标兵的差距越来越大。从经济总量上来看,山东与广东的差距由2008年的约5860亿扩大到2017年的1.72万亿;与江苏的差距由50亿扩大到1.32万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我省与广东的差距由2008年的约1350亿扩大到2017年的约5200亿;与江苏的差距由约770亿扩大到约2100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也呈现继续扩大之势。
  而山东受相邻区域发展的挤压越来越重。向北,京津冀协同发展势头强劲,北京加快“瘦身提质”、天津加快“强身聚核”、河北加快“健身增效”,特别是雄安新区横空出世,定位“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未来发展不可限量。向南,长江经济带生机勃勃,其龙头上海建立了中国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全力申建自由贸易港,将引领长江经济带进入发展新阶段,改变中国的经济地理版图。向西,中原经济区异军突起,随着粮食生产核心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原城市群、米字形高铁网等重大建设蓬勃展开,区域发展地位猛升。特别是郑州,正从二线省会城市迈向国家中心城市。
  同时,会上提到,2017年我省外贸依存度比全国低近10个百分点。近年来受地缘政治变化影响,山东与日韩地方经贸合作不确定性增加,对外合作的海上大通道优势发挥不出来,山东参与国际合作的区位优势越来越少。在我国“一带一路”对外开放格局中,山东的沿海区位比较优势正在迅速下降。
  会上也提到,标兵渐行渐远,追兵越来越近,发展形势逼人,竞争态势逼人,全省上下憋足一口气、铆足一股劲、希望山东重塑辉煌的呼声逼人。
产业结构
是“心头之痛”

  综合试验区建设,重中之重是提升产业层次、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转型升级。山东的“心头之痛”就是山东资源型、重化型的产业结构,产业层次低、质量效益差、污染排放重。
  早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时,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倒逼压力下,南方一些省市见事早、行动快,搭上了转方式调结构的头班车。在这方面,虽然山东也采取了不少措施,取得了不少成效,但由于种种原因,依然没有转到位、调到位。
  从产业结构看,我省主营业务收入排前列的轻工、化工、机械、纺织、冶金多为资源型产业,能源原材料产业占40%以上,而广东、江苏两省第一大行业均为计算机通信制造业;全国互联网企业百强我省只有2家,排名都在60名以后,滴滴打车、支付宝、微信红包等具有超前引领作用的创新模式,都没原创在山东。服务业仍以交通、商贸、餐饮住宿等传统服务业为主,现代服务业发展较慢。
  从能耗水平看,我省能耗总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均居全国前列,能源消耗占全国的9%,其中煤炭消费量占全国的10.6%;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全国第一;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为0.57吨标准煤,高于广东、江苏等省。从发展质效看,我省2017年单位生产总值财政贡献率只有8.39%,分别比江苏、浙江和广东低1.12、2.82和4.20个百分点。
  会上提到,我们承认差距,但绝不甘心差距,要抓住综合试验区建设重大机遇,确保山东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