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户赵斌一家开店、上班两不误,小日子越过越红火
父母看店儿上班,有两份收入
2018年02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恰逢赵斌调休,一家人都在店里坐坐。
     父亲曾中风瘫痪离不开人照顾,自己又出现共济失调症状。“当时连500块钱看病的钱都是借的。”过往种种,让赵斌历历在目。现在利用3万元扶贫小额贷款,赵斌一家开起了灯具、厨卫门店,中风父亲身体逐渐好转,能动能走,平时还能帮母看店,自己在外工作,一家有了双收入,日子越过越红火。

  文/图 本报记者 孔茜

小店开了一年多
留住不少“回头客”

  “这种油烟机吸力强,价格也实惠,自家用最合适。”刚好调休回家的赵斌一刻也不闲着,下了班车就直奔店里,给顾客介绍完商品,又开始合计着一天的安排。“一会去市区收来货款,下午再安排师傅去王庄安装灯具。晚上整理整理对联、福字过两天摆在门口就能卖了……”
  在这个上下两层近160平米的门店里,一层摆放灯具、厨卫等各式展具,二层做货品仓库。从2016年底开业至今,赵斌家的小店在接庄农贸市场上已经营了一年多,日常娘俩都用自己的方法琢磨着生意上的“小窍门”,寻觅着“小商机”。曾在汶上灯具厂做技术人员的赵斌,对灯具、厨卫具备较为专业的知识,为顾客讲解起来也是通俗易懂。
  “儿子在的时候,卖东西比较快,总能留住人。”母亲岳德英是个地道农民,性格淳朴说话略显羞涩,但骨子里有股韧劲。平时儿子在店里一个小时就能开出4000多的单子,但由于自己不太了解商品性能,讲解也是一知半解,有时一天也卖不出一件。为此,岳德英只要有机会就会跟着安装师傅去住户家安装,了解安装步骤,同时也能向专业师傅们请教请教商品特性。
  “刚开始一天也做不成个买卖。我妈比较着急。”赵斌说,店开久了,街里街坊的好多都成了回头客,谁家用的好还会相互推荐下,这不前几天一个七八千的大单子就是回头客来买的。现在有了客源,生意也一天天好起来了。
脑子活络有谋划
日子又有新奔头

  “10岁之前我的体质很好,15岁时就感觉跑步腿有些重。”赵斌说,中学时双腿走路时发沉,使不上劲。大二时,父亲中风瘫痪后,自己压力过大,双腿乏力加重,走路有些瘸拐。
  “当时想去看看腿,500块看病钱都是找人借的。”回忆过往,赵斌历历在目。那时,母亲需要在家照顾瘫痪在床的父亲,自己还在上学,家中所有的经济收入一下子全中断了。街道就给办了低保,每年1000元的助学金,就这样一家人拼拼凑凑挨到了2012年赵斌大学毕业。那年,就读于河北工程大学应用物理学专业的他,便在汶上一家灯具厂做起了研发,一家人的生活也开始有了起色。
  为了方便母亲在照顾父亲之余还能有个事干,不用再风吹雨淋摆摊、打零工,赵斌便开始琢磨起开个自己的门面店。“前年9月份,街道扶贫办上门宣传关于贫困户小额贷款的扶贫政策,我跟我妈一合计,就先贷了3万元,租下了一间门面店。做起了灯具和厨卫的小生意。”
  或许苦尽方可甘来,瘫痪了近10年的父亲赵宝国,经过长期的理疗和康复训练,身体状况逐渐好转,现在不仅基本生活自理,有时还会骑着电动三轮车到店里帮忙。“店里的东西我也不太懂,但是我来,他们就能腾出手去做点其他的。”
  “原来总觉得没有目标,不知道路该咋走。现在就觉得过得踏实。”作为理科生的赵斌虽话不多但脑子活,每日除了上班、看店外,他还会到处转转琢磨琢磨“生意经”。没几天,他就发现整个农贸市场内只有中心街有一家做窗帘生意的,且离自家店面较远,便动起新念头。“窗帘好做,简单又不占地。”赵斌就打算着,年后简单收拾一下门店二楼,划出一块小区域,扩充个窗帘生意、再增加些晾衣架,尽可能地留住更多顾客。
  “等这边的生意再稳定些,我也想跟个潮流,开家连锁店。”虽然是对未来的憧憬,但赵斌内心有着大致的规划。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