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人周末“抱团聚”,互动中发掘自我
不一样的线下社交体验来袭
2018年03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线下社交团队带着年轻人到户外活动(本版图片均由被采访者提供)。
  “三生石工作室”组织的抱团经典诵读。
  槿里社交实验室的年轻人在七星台打水仗。
     在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之余,放下手机,走进陌生的人群,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去探索自己、了解他人,汲取新鲜的能量和内在的从容。在许多年轻人习惯了线上社交的情形下,济南一些“走心”的线下社交圈给困惑的都市人打造了一片敞开心扉、提升自我的新天地。
  本报记者 范佳        
实习生 马卓仪         

  七星台水枪大战,都市青年山间减压
  “现在大家两两一组,其中一人表演一种情绪让对方猜。”3月17日,在一处家居体验馆中,槿里社交实验室创始人徐力正在组织她的新一场社交实验活动。一个女孩在表现焦虑的情绪时,只是来回转圈,脸上却没有丝毫表情,让对面的男孩看得一头雾水。“面部可以有表情的”,徐力在一旁提示。女孩不自然地皱了皱眉头:“我已经很努力了。”
  这个“你演我猜”的环节,徐力本想让大家通过游戏提高解读别人情绪的能力,活动进行中却发现大家都不太会感知进而表达自己的情绪,不愿意让自己的情绪,尤其是负面脆弱的部分展现出来。徐力认为,负面情绪不应总被压制在心底,而应通过适当的出口抒发排解,让自己放松,也给别人帮助自己的机会。
  在生机勃勃的春天,徐力喜欢组织年轻人们在大自然中回归自然轻松的状态,放风筝、跳房子、踢毽子,一起回忆童年,抑或户外撕名牌、真人CS、地里摘草莓、河边烧烤,有趣热闹的活动总能吸引不少人报名。
  27岁的济南姑娘小静,至今对槿里社交实验室组织的七星台打水仗看星星的活动记忆犹新。十几个年轻人开始并不相熟,都端着,但在青山怀抱中,每人一个水枪发到手,渐渐地天性就释放出来了。玩嗨了的年轻人嫌水枪攻击力太差,直接用瓢用桶开泼,即使备了一套衣服,依然不够换的。
  吃过晚餐,在山间的小道上,把车停下来,打开远光灯,将音乐声开到最大,十几个人把手机放在一块,开始抢红包大战。“我并不是一个喜欢凑热闹的人,甚至有种对陌生人群的恐惧。但我知道我需要走出自己封闭的圈子,在和他人的互动中获得能量,去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在我的青春中留下一抹鲜亮的印记。”小静说。
  在这里寻求能量的还有90后女生Snow。Snow是位名牌大学毕业生,一心读书,其貌不扬,缺乏与异性交往的经验。在相亲路上一路受挫,终于找到人生中第一个男朋友,然而在热恋期,Snow被查出了癌症,两人和平分手。身心俱疲的Snow无意间了解到槿里社交实验室,走出过去阴霾的最好方法就是走进新的人群和生活。在一次做饭活动中,Snow做了皮蛋豆腐,秘制的调料汁很独到,惊艳了一屋“吃货”。这次,Snow体会到了久违的被关注和被赞美,这一面的她在日常生活中是很少能体会到的。
  2017年元旦那场别具一格的跨年活动,也让社交实验里的年轻人为之振奋。为了寻找家的感觉,年轻人选择了海边的民宿,那里有一座用两百多年历史的石头垒起的海草房。院中有井有石墨,房间里是中式家具配以海草装饰。睡的是烧得热热的火炕,吃的是秘制海鲜大餐。
  新年即将来临的时候,一行人从民宿出发,驱车十分钟便到了海边,放烟花,放漂流瓶,对着大海许愿,看着花火逐渐消融在夜色中,他们准备返程时,车轮竟陷进了沙滩里,用手扒反而越陷越深。新年第一天的凌晨四点,大伙叫来拖车,才返回民宿温暖的火炕上沉沉睡去。徐力笑着说,“那是一个玩嗨了的跨年。第二天房东的秘制海鲜打卤面我一口气吃了两碗。”
  为困惑的年轻人造一个安全基地
  让年轻人了解自己、了解别人,槿里社交实验室的组织者在活动中加入了不少巧妙的设计。自我介绍采取接龙的方式,每个人介绍完后都可以指定一个人说出自己的一个优点后,继续自我介绍。这样既能提高参加者对他人的注意力,又能让现场气氛迅速“破冰”。
  有一次,实验室里上演了一场别具一格的拍卖会,参与者每人只有十万元虚拟钱币,要去竞拍十五件不同标价的“物品”,其中包括直言不讳的勇气、取之不竭的银行卡、小岛、图书馆、周游世界的机票等。一直做财务工作的女生欣欣一直过着循规蹈矩、三点一线的生活,她把十万元全部拿出,对“直言不讳的勇气”势在必得。男生孟闽在长辈眼中是一个事业有成的优秀小伙,他却毫不犹豫要买下一座小岛,可见内心对于自由的渴望。
  在全身心坚持槿里社交实验室这条路上,徐力已经走了两年,她的每次活动收费不多,有时仅是一杯饮料的费用,但付出了极大的心血。精心准备富含创意的活动,不断外出学习充电,用心打造的活动场所,四处联络合作伙伴……她也会自嘲,朋友们一见面就质疑她“不赚钱图什么”,但每当看到身边年轻人的迷茫和困惑,与参加活动后的收获与改变,便不禁被鼓舞着继续走下去。
  她看到一篇文章很有触动,18-25岁,甚至到35岁,也许是一生中最困难的时候,上一代人在这个年龄段通常已经完成了婚姻、事业的选择,而当代的年轻人在成年初显期,对于自身角色的探索要比青春期更加强烈,这也可能是一生中最孤独的时刻。
  “我做社交实验室的初心,就是想为在一生中最困难时刻的年轻人,建造一个安全基地,受挫了,孤独了,来坐坐。茶喝透了,话说出来了,可以去面对下一波沮丧,还可能遇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面对成长的沮丧。”徐力说。
  以一本书的契机,让50后遇上90后
  同样希望通过线下社交给都市人提供一方心灵净土的还有70后“三生石工作室”创始人杨阳。不带任何商业目的,从2016年起,杨阳开启了她一周两次抱团领读经典的活动,其中不乏《大学》《论语》等经典。今年她的思路更加清晰,每月一个主题,在权威领读人的指引下,通过共读好书,打开心扉,互动交流。
  活动参与者从50后到90后均有,其中以70后居多。最近,杨阳带大家共读的是周国平的《内在的从容》,由“尼采读书会”创始人术德生领读。
  读到重要环节,术德生向共读者提出一个问题:“大家在独处无事可做的时候,会不会有心慌的表现?”这时有几个年轻人举手,而大部分人表示他们会给自己安排些事情,不会感到很焦虑,还有少部分人认为独处是对生命的滋养。
  此时不同年龄段共读者的思想开始碰撞。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感慨,人生中真正自由的时光是从55岁开始的,要好好享受当下。这时孩子们都成家立业了,老伴更显得重要珍贵。“这是对我们70后甚至更年轻的群体一个很好的提醒,我们很多时候关注重心都在孩子身上,其实夫妻关系应该排在亲子关系之前。大姐经历过岁月之后的切身感悟让人特别信服。”杨阳说。
  与徐力和杨阳不同,Kern的“HR私享会”,则是一群HR(人力资源管理者)和前HR们立志打造的职业学习型线下社交圈子。在2017年2月的风雪之夜,一群年轻人围坐在桌前,这个有关人力资源的交流平台就诞生了。第一期“世界咖啡馆”活动的主题是《招聘厚黑学》,仅需分摊咖啡和茶点的费用,便能获得实用的业界信息。如何甄选人才?如何吸引候选人?一群HR分组热烈讨论,在交流与分享中技能不断升级。
  对于当前济南的线下社交圈,徐力认为,进行深度链接的相对比较稀缺,做起来难度也较大。这也与济南这个城市的特性有关,不像北上广外来人口比例大很多,需要与陌生人建立线下联系的需求更大。
  杨阳也认为,有不少线下社交活动商业性太强,让人感觉不纯粹,“走心”的比较少。“我们的初心就是摒弃商业的东西,给他人带来收获的同时,也给自己提升学习的机会。”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