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被投诉,门口的牌子都拆了
精子库志愿者招募经常要面临尴尬
2018年07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山东省人类精子库的医护人员正在将检测合格的精子放入液氮罐中保存。受访者供图
     一边是不孕家庭强烈渴盼借助供精有个孩子;一边则是供精志愿者招募面临的种种尴尬,以及精子质量的逐年下滑。不久前,山东省人类精子库官方微博曾发布一则消息:山东省人类精子库再度告急,精子库给志愿者最高补助5000元/人。其实,供精和献血一样,都代表着无私奉献的爱心。

  本报记者 陈晓丽

使用供精出生的孩子
已有15000余名

  安静、整洁,没有一般医疗机构的熙熙攘攘,在很多人眼里,山东省人类精子库是个神秘的存在。甚至还有人在网络发帖咨询:“山东省人类精子库是真的假的呀?有去过的吗?”
  作为山东省唯一一家合法精子库,自2006年被批准设置以来,山东省人类精子库每年平均接待供精志愿者约两万人次,累计对外发送十余万份精子标本。如今,山东省人类精子库约有16万份精子标本库存。
  在这里,经过一轮轮严格筛选的志愿者们每隔3-5天就会前来一次,总共需要8-12次,用时3-5个月才能完成供精过程。最终,化验合格的精子都会被储存在零下196℃的液氮里,供有需要的不孕家庭使用。
  除了供精,自精保存的需求如今也越来越多。“例如患有影响生育能力疾病的年轻男性,或者暂时没有生育计划的男性,都可以选择自精保存。”山东省人类精子库副主任王丽说,今年上半年自精保存数量比去年全年总数还要多出50%。
  保守估计,12年来,使用山东省人类精子库精子成功助孕并出生的孩子已达15000多名,帮助众多家庭实现了生育愿望。
到大学宣传
曾被保安赶出校园

  在省城文化西路44号,有一栋标有“国家辅助生殖与优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办公楼,山东省人类精子库就在这里。楼体外侧以及一楼大厅内均没有“山东省人类精子库”字眼的标志,只有走进电梯间,才有相关明确指示。
  说起这个,王丽有些无奈。“以前我们门口有牌子,后来因为附近学校家长的投诉,不得不撤掉了。”而这位家长投诉的原因是,孩子看到这里写着精子库,问什么是精子库,他不知道该怎么解释,这会对孩子有误导。
  “同样是做慈善,献血宣传可以走进大学校园,供精的宣传却总是被以各种理由婉拒。”王丽感慨道。在不少人看来,谈论精子就是谈论性,就意味着难以启齿和禁忌。
  除了觉得上不了台面,“以后孩子找到我该怎么办”“万一我的孩子和使用我供精出生的孩子结婚了怎么办”等伦理风险是不少潜在供精志愿者最关心的问题。
  对此,王丽解释道,我国供精是匿名的,并且使用时一直采用严格的双盲制度。“志愿者和使用供精的家庭根本无法获知对方的任何社会学信息,我们只能为使用供精的家庭提供一些志愿者的简单生物学特征作为选择的参考。”
  同时,每位志愿者只能在一家合法精子库供精,其捐献的精子最多只能使5名妇女受孕,再加上我国的人口基数,子代近亲结婚的风险几乎为零。同时,精子库有义务为供精出生的后代提供婚姻咨询,以杜绝近亲结婚的可能性。
合格精子总数
每年下降近10%

  除了库存,更让王丽担心的是日益下降的精子质量。“出于对使用供精家庭及后代的负责,供精对志愿者的要求比较多,务必优中选优。”王丽说,除了不能有遗传疾病、传染病、严重身体畸形、脱发、色盲、色弱及高度近视等健康隐患,通常还会对志愿者的身高、性格、学历等做综合评估。经过多方面考察,最终能满足捐献条件的志愿者比例只有不足20%。
  山东省精子库曾对2008-2014年间合格供精志愿者的精子质量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各指标都有下降的趋势,让人不免有些心惊。具体而言,精液量、浓度、前向运动精子比率、精子总数分别由2008年的3.0mL、86×106/mL、55.0%及25.4×106,下降到2014年的2.6mL、57.0×106/mL、53.0%和145.6×106。每年的下降率分别达到2.73%、6.89%、1.38%和9.84%。
  精液参数下降的原因非常复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王丽看来,生活方式的改变更是不容忽视的关键因素,“年轻男性不规律的生活习惯,例如熬夜、在酒吧过夜、长时间使用手机和打电脑游戏、过度使用无线技术等都可能导致精子质量下降。合理膳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会有益于男性生殖健康的保持。”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