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运营专家董文欣:
浮躁时代里放映艺术电影的人
2018年08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董文欣,济南百丽宫影城经理,资深电影运营专家,曾有12年媒体从业经验,13年电影院线策划、影城经理工作经历,运营了山东首个票房过3000万元的影城。致力于文艺电影推广,策划组织了多届香港影展、法国影展、欧盟影展、俄罗斯影展、歌剧影展等。
     距离8月10日第七届香港影展济南站展映开幕还有大约一周的时间,承办方济南百丽宫影城部分场次影片如《倩女幽魂》的票已经售出8成。济南百丽宫影城经理董文欣对影展上座率一点都不担心,“经过五六年时间的培育,高质量的电影展和相对小众的艺术片在济南已经有了不错的市场,相对于商业大片,艺术片让看电影这件事儿变得更有意思。”

  本报记者 倪自放

为艺术片任性一把
  在董文欣看来,济南观众对艺术的热爱,是有传承的,“一百年前,江湖上戏曲班社想要出去闯荡成名,都要先来文艺重镇济南拜码头才行。更早的时候,济南先后有李清照与辛弃疾两大词人。济南的文艺,是有传承与基因的。”
  但文艺基因也需要激发,与全国艺术片市场惨淡一样,五六年前济南电影市场也“不认”艺术片,董文欣也面临过小众艺术片卖不出去票的尴尬。2012年,董文欣刚刚成为济南百丽宫经理时,就为艾美奖最佳纪录片《归途列车》组织了放映。“除了该片导演范立欣过来的那场,剩下的场次,一张票都没卖出去。”
  时至今日,董文欣仍能清楚地记得自己当初尝试艺术片放映时遭遇的尴尬,但她没有停止尝试。2013年,百丽宫影城总部承办了香港影展,董文欣向总部申请做济南站的展映。在当时北上广等大城市艺术片市场都不被看好的情况下,总部对济南百丽宫的申请是有疑虑的,主要是担心赔钱。董文欣不得不如实汇报,自己已经找好了赞助,力争让香港影展落地济南。
  2013年那届香港影展的成功之处,董文欣坦承是发掘了艺术片市场的“第一桶金”,“这个第一桶金不是钱,而是那部分热爱艺术片的观众。这部分观众一直存在,只是之前没有艺术片放映的平台让他们聚在一起,我们提供了这个机会。”
  拥有了这样的“第一桶金”,2014年的香港影展济南站展映就不需要赞助了,影迷们聚集起来,让香港影展这样的高质量影片集中放映有了越来越高的上座率。随后,董文欣又接了法国影展、欧盟影展、俄罗斯影展、歌剧电影展等,“虽然这些影展一开始无法实现大幅盈利,但热爱艺术片的观众越来越多,影迷们想看高质量的艺术片知道来我们影城,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在不少人看来,只要有商业大片在档,影院肯定首选商业大片,为小众的艺术片排场次,对于影院经理而言是非常“任性”的表现。而董文欣经常这样“任性”,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对于小众文艺片《路边野餐》的大力支持。
  之前《路边野餐》上映时,该片导演毕赣本身就很任性。尽管《路边野餐》在海外收获了十余个电影节的奖项,但是在影片上映之前,这位年轻导演就宣布影片在全国只上映10天,不求排片。董文欣更“任性”。因为有艺术片粉丝的支持,《路边野餐》在济南百丽宫的上座率一直不错,刚上映时甚至多个场次接近满场,排片场次占比能达到12%,远超国内平均排片比例。从《路边野餐》上映第二天开始,董文欣就给这部影片增加场次,后来,本已在院线下线并且在视频网站上线的《路边野餐》,又在济南百丽宫重新上映了多日,口碑和票房都不错。
凭啥给小片排场次
  为艺术片而任性的董文欣,被业界称作“浮躁时代里放映艺术电影的人”。对于这种评价,董文欣说:“我对商业电影没有什么偏见,不管是艺术片还是商业片,只要是好片,让人有思考的影片,我都会认真排片。”
  所谓排片,是业内的一个习惯说法,就是影院经理每日确定给什么电影多少放映场次,这是决定观众能看到什么影片的关键一环。最近,董文欣写了《那些小片:影院凭什么给你排片?》的系列公号文,这篇文章因为揭秘了影院排片的“规则”,在业内彻底火了。
  董文欣解释说,所谓小片,一般是指投资较小的影片,“在我的概念里,投资数万元到2000万以内的影片,都算小片。比如投资几百万的《心迷宫》,投资几十万的《路边野餐》,投资不超过400万的《二十二》,这些小片获得了很好的口碑和市场,但更多的小片,在市场上销声匿迹了。”写这篇公号文的背景,是近期多家电影片方与发行方发生纠纷,指责电影发行方未能让自己的“好电影”在影院获得更多的场次,“还有一个背景,之前不少小片在影院内无法获得更多场次,导演就骂影院经理唯利是图。”
  什么样的小片能够获得影院经理的青睐、获得更多排片呢?董文欣说,首先影片的质量得好,而检验质量的唯一标准是提前看片,“一部一没有名声,二没有宣传,三没有口碑效应的‘三无电影’,凭什么要求影院经理给你排片呢?所谓不见兔子不撒鹰,你不看片怎么能让影院经理相信你的影片好并且为你排片呢?当发行方告诉我没有看片的时候,基本可以判定影片是烂片的可能性比较大,至少要对影片的质量打个问号。”
  因为提前看片获得影院青睐的电影,当数《驴得水》。董文欣说:“在《驴得水》上映前一个月,发行方就力邀影院经理看片。本来对这部电影我一开始并没有什么感觉,但是看完以后对故事非常喜欢。所以后来他们找我们影院做点映,做路演,我都一口答应了。”
  除了看片让影院经理心中有数,董文欣认为,小片获得青睐的手段还包括宣传发行,“这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这部片是否获得过什么奖;二是有没有什么话题;三是有没有前期点映引发的好口碑。”
为爱电影的人忙活
  做过12年记者、运营影城13年的董文欣,将自己定位于“好电影的推广人”,“我首先是一个影迷,后来成为一名电影记者,再后来做电影院线策划、影院经理,能将自己的爱好与工作很好地结合,对我来说还是比较幸福的。”作为影迷,董文欣最喜欢的一部电影是朱莉娅·罗伯茨主演的剧情片《蒙娜丽莎的微笑》,“影片对女性自我价值、自我意识有非常好的演绎。”
  董文欣说,做“好电影的推广人”,不仅仅在于让看电影变得更有意思,还在于让部分影片在艺术价值之外体现社会价值,这就让电影本身有了社会意义。鞭挞对女性的侵害的电影《嘉年华》之前上映时,董文欣看到了该片的社会意义,于是百丽宫影城联合山东省妇联旗下的齐鲁女性微信公众号做了《嘉年华》的超前点映,并请女性问题研究学者与普通影迷一起交流影片的社会价值,“观众可以通过这部影片关注女性的命运,告诉女性如何保护自己。推介这样的电影的时候,我不是一个背负经营压力的运营者,而是一个好电影的推广者。”
  济南百丽宫影城几乎每周都有针对好电影的影迷沙龙,在部分电影沙龙中,董文欣担当了主持人的角色,与影评人、电影学者、影片明星主创一起交流。对于主持人的身份,董文欣笑言一直在客串,“第一次担当电影活动的主持人,是《罗曼蒂克消亡史》导演程耳在济南与影院经理的恳谈会上,我临时被叫上台主持……我是爱电影的人,也是为爱电影者忙活张罗的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