罚没的过期食品咋处理有的发电有的送垃圾站
2018年10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王皇     

  记者了解到,在遇到销售过期食品案件、抽检不合格案件时,济南市食药监局和各区食药监局对在办案时作出没收产品的处罚。这些被罚没的食品不能食用,为了防止它们再次回流,对它们的数量核对和后期处理也格外严格。在累积到一定量时,济南市局和各分局会各自集中处理,有的经过无害化处理用来发电,量少的当成普通垃圾,由垃圾处理企业处理。
  济南市食药监局稽查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行政处罚案件涉及罚没的食品先需要集中存放,该支队近年通过租赁常温库、冷冻库来存放。存放时由该支队综合科统一管理,在罚没物品积累到一定数量后,会集中销毁。销毁时要有清单,由销毁单位接收签字,销毁现场监督执法人员还要拍照记录,等销毁物品全部进入销毁仓后执法人员才能撤离,通过这样的盯守来保证罚没物品不再流入市场。
  “我们近年和济南市城管局联合,利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备销毁过一次罚没的食品,总重量约有30吨,最终用于发电。”张涛说,在处理罚没的食品时,需要根据食品的不同性质来确定处理方式,联系处理公司。“像油这样能进行资源回收利用的情况还不多。”张涛说,平常没收的食品并不算多,在走完流程可以处理时,很多是当作生活垃圾进行处理。而处理方式的前提是不能污染环境。如果是不能进行资源利用,数量比较大的,需要联系垃圾处理厂,交一定的处理费用后当垃圾处理。
  记者从历城区食药监局了解到,从2017年至今,该局先后3次对罚没的食品进行过集中处理,总计处理过肉类13吨多,酒类1600多瓶,散酒4000多升,还有一些其他的过期食品。“为了防止再被用作食品,都要搅碎,最后也是当垃圾处理。”该局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夏天,该局集中销毁过罚没的酒,既有红酒也有白酒,有的是假酒,有的是不合格的酒。被罚没的酒大部分存放在库房,其他各食药所零星罚没的也一并集中,一起拉到章丘一家酒厂现场销毁。这家酒厂自己也打假,有销毁酒类的设备。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