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古清生:隐居神农架,开辟“世外茶源”
2018年10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古清生在神农架群山环抱的家中
     神农架深山中的一天伴着晨曦开始了,已过知天命之年的古清生早早起了床。每天早晨,有一趟班车会经过他所居住的小山村。古清生把他精心制作的茶叶、花露打包,托班车发走。他从茶园干活归来,在自己的生态小院中伴着风景看书、写文章,这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日子,让他感慨已不适应城里的生活。

  本报记者 范佳        

  在神农架开辟最纯净的茶园
  虽然隐居在自己的“世外桃源”中,古清生并非和外界隔绝。他在网上开店,出售神农架新鲜的茶叶和花露,不仅零售,还供应北京大宗酒店。继绿茶之后,他还推出了红茶和金茶,金茶为后发酵茶,消食解腻功效显著,已经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
  古清生是客家人,祖籍江西,出生在湖北,学地质出身,曾从事地质勘探、宣传和专业写作等公职。1994年,他辞职到北京从事自由职业写作,成为一名独立撰稿人、著名畅销书作家。他以地质队员的姿态步入流浪写作,将流浪、生命、写作融为一体,创作出奇特的充满个性化的行走文学文本。
  漫游中国各地的古清生心中一直有个种茶的梦想,他小时候种花,如今种茶如种花般仔细用心。他第一次来到神农架时,便很受震撼,在他眼前,是爆炸般的绿浪波迭起伏,浩浩荡荡,绵延天际。2004年开始,古清生多次来到神农架,他欣喜于那里夏天的凉爽舒适,更被当地的垂直地貌和气候所吸引。“这里有原生态的森林,生物链很完整,这里的光照、气候、环境可以种出最伟大的产业,种什么都香。”古清生笑着说。
  2009年,古清生在离神农架最近的木鱼镇落脚,承包了两亩茶园。后来,他在神农架红举村发现了200亩荒废的茶园,这里便成为他如今的落脚点。“我满世界找这样的茶园,但长得好的茶园大多使用的农药化肥多。这样荒废的茶园,才是最纯净的。”古清生说,他发动了一村子人帮他开荒,第一年就往茶园里投了近三十万。一开始开了十亩,每年开辟一些,目前200亩茶园还没有完全开辟完。
  古清生请几十个当地农民来采茶,每天能采上百斤茶叶,他按采茶量发放工钱。而夜晚的炒茶工作,则是他亲力亲为,有时能炒一个通宵。那时,山全黑下来,森林安静极了,一滴水落下的声音都可以听到。炒茶的机器开起来嗡嗡响。“这时我感觉世界就我一个人。”古清生说。
  亲手栽下这里第一棵红玫瑰
  古清生住的房子距离茶园不足100米。那是一栋灰瓦白墙二层小楼,三排平房,院子外面还有半亩花田,种着玫瑰、蔷薇、蔬菜等。院落坐落于山脚下的小溪边,群山怀抱之中。
  在这里,他就做两件事,文学和茶叶,附带着做花露。2012年,古清生在他的个人农耕史上打开了新的一页。他亲手栽下了红举峡谷的第一棵玫瑰,在制茶之余,他忙着给玫瑰浇水、施肥、修枝、捉虫。在等待茶叶萌发的日子,他每天清晨迎着霞光起床,拎一个竹筐和一把铁耙,捡拾路边的牛、猪、狗粪,施到玫瑰根部。古清生坚信,在生命中,玫瑰的鲜花可以抹去都市混凝土、建筑残垣、金属锈斑、污水、尘埃和噪音的记忆,让回忆的梦鲜美起来。
  2014年,古清生从山东平阴玫瑰研究所批量引进平阴玫瑰。“山东平阴的玫瑰是四月份开花,我这里从5月份开到7月份,特别香。”古清生说,2015年云南朋友曾送他两捆云南玫瑰进行扦插,虽与平阴玫瑰花型相异,但都开花持久,花香浓郁。红举峡谷海拔高,光照充足,温差大,是白云岩风化壤,本地蔷薇科植物十分茂盛,除了有多种野生蔷薇花,还有海棠、樱桃、山桃、沙果、珍珠梅、绣线菊、地榆等遍布山林,春天花簇如云,冬天树树红果,这让他想到这里应该特别适合玫瑰生长。
  他也常去山间寻花。在他看来,原始森林的花有许多出人意料,给人惊艳、惊奇、惊叹。其中,玄参科的扭盔马先蒿花最富形体和姿态语言。每当古清生看到它,总有一种无以名状的兴奋。
  古清生介绍,这种花的叶子呈羽状,近似凤尾蕨,出壤斜向展开,中一柱高擎,若生命的桅杆,高20至30厘米,柱上挂满花朵,非常新鲜。花柱略呈锥形,由底部向上开,尖端多蕾,越往上越小。打开的花瓣,红白相间。
  古清生最先在大龙潭的巴山冷杉树下看到扭盔马先蒿,三五棵七八棵聚集开花。新奇之至,他心头涌出一个念头:此花可以培育一个新品去花市卖钱,再去旁边的酒店买些酒,就着兰花豆在夕阳的霞光下品饮。
  他为这些花拍了照片,通过笔记本电脑上传到天涯论坛。很快有人回应,要买扭盔马先蒿花。原来这是位股民,他说,“这花太棒了,扭盔,不就是‘扭亏’吗?好吉利,套牢得太久了!”这位股民给了古清生很大鼓舞,他起了个大早,在街上匆匆吃了碗牛肉面,便骑着摩托车赶去大龙潭。
  然而,看到森林中的马先蒿时,他却动摇了,不舍得下手挖它。古清生查阅植物志发现,这种花的生长环境苛刻,除了高山、云雾、森林,它还需要有一种丛枝菌根真菌在土壤里才能健康生长,只有森林才能为它营造如此适宜的生长环境。他把这些鲜花种在了心里,几年后,某个夕阳西下的黄昏,他开车从百草冲的日本落叶松林下的土坡旁路过,发现足有一公里长的马先蒿带。他停下车,就停在鲜花中间,分外惊喜。
  山上引下山泉,池水注入稻田
  “我现在的写作和过去完全不同,转型专门写生态,这并不是心血来潮地跟风。”古清生说,大自然是他小时候就神往的,神农架山上的小动物、小昆虫、鸟类特别多。茶园里的一些杂草割掉后,种子会掉在地上长出更多草,古清生就留一部分,由它们结籽,让鸟儿来吃。古清生的茶园还保留了一些树木,结的红果子是小鸟、野鸡的最爱。
  前几年,古清生在茶庄的鱼池依照自然野生的环境放养了娃娃鱼,仿野生的自然环境,从山上引入山泉,流到小鱼池,小鱼池连着环院子的一百米水渠,接通房子西边的大鱼池。大鱼池边设一排水孔和两根虹吸管,排水孔的水直接排入小河,虹吸管的水注入院子外的水稻田,鱼池的水对水稻生长有益。
  小鱼池的水浅,自然繁育了无数的小鱼,娃娃鱼吃小鱼、泥鳅和蟹。2016年的冬天,他给进水口的引水管加了电热带,一个冬季都通着电,引入房子东边小鱼池的水得以一直流淌。
  他还养了两只狗六只鸡,鱼池里最大的鱼是一只红鲤鱼,叫红侠姑,正在和一条黑背鲤鱼谈恋爱。在他眼中,这些生活在茶庄院子里的成员,各自有自己的山月。
  古清生的生态小院也常吸引“不速之客”。有一次,一只刺猬冲进了院子,被看院的狗追赶,古清生拦下狗,把刺猬放回了山中。“后来,蛇也‘浩浩荡荡’闯了进来,跑到制茶车间,躲在塑料袋子里不走了。我就把它挑到院外,后来我发现它总在我院子周围徘徊。今年有一条两米长的大蛇,闯进院里,吃了我养的两只小鸡。我没有伤害它,就放它在周边。鹰和草鹭也是常客,有一次鹰躲在葡萄架下,待我到葡萄架寻找被它吓跑的小鸡时,它才飞走。”古清生说。
  在古清生看来,动物是趋利避害的,一发出声音,它们就会躲开,研究动物有些难。他曾研究熊,但很难经常碰到它们。他当年去森林中找熊,但在白天一无所获。夏天的午后,他喜欢在茶园下面的山中,在山泉旁寻一片松树树荫看书,并在旁边支起一台红外自动照相机。午后看书,不知不觉便沉沉睡去。一次,古清生无意间回放相机照片,吓了一跳,照片中不仅有野猪,还有一只大熊带着小熊,就在他睡觉的地方活动。
  森林激发灵感,清冽泉水煎鱼
  古清生每年在神农架生活三个季度,大雪封山后回去。在大山深处独居,他很少与人互动,有时与自己养的狗说说话。他把所想寄情于写作,同时享受这份清净和孤独。他最近的新书《我就是山中那盏灯》,就是记录在神农架深山中的所观所感。在他看来,省去了开会、堵车、饭局的时间,一天倏地就过去了。他也试着往城里跑,但早已不习惯城里的喧嚣,最多呆一个礼拜,就“逃回”山中。
  古清生有时一两个月也不去遥远的镇上,所以身上一直没有现金。村里一个家门开的超市,为他备了一个专门的账本,他去拿东西都记在账上,在赊到一两千元时,他用微信结一次账。“比起从高山上下来用背篓采购,要花十分钟甚至半小时讲价的村民,我还算受欢迎。像香烟我一次买一两条,零食买一堆。我的狗喜欢这里的雪饼,每次也买一些。”还有一些设备、耗材和花苗,他在淘宝上买。 
  在古清生眼中,山里到处都是美味。在收集腐殖土的路上,采油点草的嫩苗回来清炒,舌尖是黄瓜一般清嫩的甜香。“很多朋友问我如何在森林中生存,其实把植物都认识了,生存问题很好解决。许多草本植物,比人工栽培的蔬菜好吃得多,生态有机,但也要会辨别有毒的植物。”古清生说,百合科的植物,要么好吃,要么剧毒,像藜芦的毒性就很大。
  山中的饮食别有一番特色,森林给了古清生很多创作美食的灵感,他开始尝试不放油做菜。第一道不放油的菜,是清炒萝卜丝。为了不糊锅,他试着像放油一样往锅里放一点水,以水代油。无油炒的一碟萝卜丝,搁一点辣椒丝和酱油,竟没有想象中难吃。第二餐他再用水炒萝卜丝时,试着从凉锅开始,用很少水炒,水快干时再补充一点凉水,补充三五回后出锅,居然好吃,这让他十分兴奋。
  接下来,无油炒土豆片、无油炒泡发黄豆,都很好吃。古清风分析,这些高山有机食材直接白水煮也不差,以水代油,只缺了脂肪香,菜却青嫩香甜。
  “除了做素菜,我做土豆烧牛肉更是毫无问题,只是酱油要好,我的酱油是有机黄豆自制的酱油,放点辣椒和紫皮青蒜,一点椴木香菇丝,味道调得相当好。”古清生说,他每天炒了无油菜就拍照发到微信上,一个月后整个人都变得清爽和轻松。
  他又有了一个更难的想法,泉水煎鱼。他倒了些泉水在锅里,从凉开始,鱼放在锅里水煎。备一壶泉水搁在灶台,待水快干时,浇上凉水。“水煎鱼和油煎鱼一样要翻面,但它更简单,不粘锅。浇第二次凉水时,可以放盐、酱油、酒、醋、姜丝和蒜瓣来入味。第三次时放入白辣椒、椴木香菇丝。第四次时可以加一些蔬菜。再浇凉水时,可以略勾一点芡,让鱼味与蔬菜味道融合。”古清生笑着说,泉水煎鱼,鲜香无腥,再配一杯自酿神农架野生猕猴桃酒,让人深感世界之美。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