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甄村:银杏树带来“小清新”
绿化道路、整治街巷,生活环境改善了村民也跟着时尚了
2014年11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西甄村“大街硬化”工程改造后的街巷面貌。  王永伟 摄
   本报见习记者 张飒特            
  在商河县玉皇庙镇西甄村,每到炎炎夏日,村民都习惯围坐在村口的银杏树下乘凉;夜晚来临,伴着清风微扫银杏叶的沙沙作响声,人们又聚在一起聊聊家长里短,不亦乐乎。这是村里绿化美化环境的一个缩影。
“大街硬化”提升农村形象
  在驱车前往西甄村的路上,在沿途所经过的村庄道路两旁,可以看到参天的杨树。而一进入西甄村,道路两侧的银杏树立刻吸引了记者的眼球,“小清新”的感觉令人神往。西甄村党支部书记袁本业介绍说,起初村里在绿化方面本打算种杨树或柳树,但考虑到杨絮、柳絮大量飘落,既不卫生,也容易对人体产生危害,最后决定种植银杏。“银杏既好看又卫生,就是花费贵,光买树苗就花了将近四万元。”袁本业说。
  要想改善村里的卫生环境,加大投入是必须的。正如袁本业所说:“想当文明村,咱得先当卫生村啊。”以前,“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西甄村的真实写照。为了响应政府新农村建设号召,完善村容村貌、彻底改善村民生产生活环境,西甄村在党支书及党组织各成员的积极带领下,实施了“大街硬化”工程。
  据了解,村里长约2.1公里的大路、10000多平方米的小巷全部硬化,并安装了52盏路灯。每晚派出6名村民轮流巡逻,确保公共设施的完整和各家各户的安全。此外,在全村设立垃圾箱14个,并安排两名固定保洁员,对全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统一清运。
  近年来,西甄村又在“大街硬化”工程的基础上,栽植绿化苗木1000余株,修建高标准花池128个,粉刷墙面1.68万平方米,硬化街道26条,新建水冲式厕所100个,新上太阳能热水器120台。村容村貌明显改观,群众生活条件明显得到改善。
大棚代替了传统的粮食生产
  记者在西甄村走访后发现,村里的所有耕地上都建成了一座座大棚,并没有多余的土地用来耕种粮食。据了解,早在十几年前,西甄村里就有农民率先建起了大棚,种起了芹菜和西红柿。
  经过最初的尝试、不断摸索,这些率先种大棚的村民很快掌握了经验,收入也远远超过以前。乡亲们看到了门道,也纷纷向“大棚专业户们”取经,于是,家家户户开始建起了大棚。
  “大棚种植的蔬菜品质有保证,收成也一年比一年好,每年收入都能比以前增加很多。”村民闫大姐说,“我家里有5个大棚,都种的西红柿,每个大棚镇上都有补助,光我家大棚补助一万多,加上卖菜挣的钱,一年十几万是很正常的事。”据了解,西甄村目前约有一千亩土地、大棚200余个,村户当中少则有两个大棚,多则一家四五个大棚。此外,还有养鸡专业户33个,大蒜面积800余亩,速生林种植面积350亩。
  伴随着种植的多样化,农民们种植的蔬菜品种也逐渐增多:除了西红柿,彩椒、大蒜、韭菜、冬瓜等蔬菜也出现在了大棚里。如今,几乎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停着崭新的轿车,屋里也都摆放着新型家电,农民个个笑逐颜开。
文化娱乐活动 丰富村民生活
  上网、看书、跳广场舞……这是西甄村村民现在农闲时的真实生活写照。随着科技兴农思想的深入,农民不再像以前那样一天到晚守在田间;而对于种植大棚颇有经验的西甄村村民来说,更是不用再看“老天爷”的脸色。
  “我现在没事儿的时候就爱上网看新闻,而且还爱上了追剧。”村民刘志萍说,自己家有两个大棚,现在照顾起大棚远比以前轻松许多,平常在大棚里“巡逻”一圈后,就开始给自己充电。“咱新型农民不仅会种地,而且还得有文化啊。”刘志萍对记者说。
  据了解,为进一步丰富村民的文娱生活,西甄村专门建立了文化大院和农民书屋,还定期举办“读一本好书”和“农民种植经验座谈”等活动,同时还积极开展了“党员家庭挂牌”、“星级文明户”等一系列评选活动。在整个采访过程中,村民说的最多的就是这句“作为西甄村村民,我很骄傲,我很幸福。”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