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名优楼盘巡礼”系列报道(三)
聚焦“老区”,重塑商圈居住新价值
2014年11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近年来,老区以特有的区位优势吸引大批项目落地。 本报记者 张超 摄
     眼下,“一城四区”的全新城市格局已经成型,地产格局也在悄然发生改变,城市圈际在不断外延,业内“六区”的纯新楼盘项目竞相入市。一大批设计新颖,规划更趋合理的新品名盘争相入市,为市民带去置业新风,也在逐渐影响购房者的置业。
  纵观整个水城楼市,南北两相宜,东西相呼应的良好势头为近年来的聊城地产市场营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本土实力房企与国内知名一、二线房企同台博弈的盛景让聊城地产市场看点颇多。即日起,本报推出“聊城水城名优楼盘巡礼”系列报道,给您带来选房置业详细解读。

调查>> “学商”效应促老区地块高温不退
  近年来,随着聊城大城格局的不断完善,各个片区房源呈现竞相逐鹿的态势,纵观已经成型的“四大片区”,老城区坐拥学区,环湖,商圈等诸多显著优势,低价一直处于高温不降的态势,而古城片区的开发建设,时至今日的火速招商则再为主城区披上华丽的“金字外衣”。 
  东昌府区坐拥城内黄金地块,凭借显著的区位优势,主城区的地块一直是地产开发商们的争相抢食的地块。占据教育,医疗,商业等诸多先天优势,加上地域广阔,开发程度高。楼盘数量较多,配套成熟等诸多优势显而易见,传统老区依旧是成交量最高的区域。
  以东昌路,柳园路,花园路等为主要干道的中心城区交通动脉,贯穿整个传统老区,较早的成熟开发,成就了多个商圈的繁华,由此带来的地产项目开发也鳞次栉比,而相对集中的市民活动区域也成为不少开发商们选择的潜力地区。
  近年来,随着振华,银座等大型商场的落地生根,迫使传统老区的商圈格局在悄然发生着转变,而随之带来的片区置业的引导也有起初的零星的几处老地块过渡为遍地开花的态势。
  随着聊城城市规划的调整,相比于其他几个新区,老城区改造并为被冷落。拥有数十年浓厚商业氛围的铁塔商圈如今也受到现代化商业气息的浸染,而由此带来的地块置业的新变化也在悄然发生转变。
  市民生活品质和购物环境的迫切要求成为开发商们投资兴业的始终,原始的铁塔商场已慢慢跟不上消费者的需求。由此,市场和消费者几乎都在呼唤一个商业地产项目来引领,甚至替代铁塔商圈的完美升级转型。在此,立足全国的资深商业运营专家—京都置业进驻铁塔商圈,同时引领铁塔商圈的新蜕变。
  同时,作为购房置业一个很重要的考量因素—教育资源成为老区地块不断升温的一大显著优势。连续多年,区内老盘相继创下全市房市的单价新高,与其特殊的区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学区和环湖片区一度成为全市最为抢手的地块,邻近兴华路,振兴路等路段的实际成交价格远超其他各片区,环湖和学区房价格更是水涨船高。
           张超

  尽管今年的楼市无论是入市体量,还是去化方面同比去年都有较为明显的下滑,但传统老区依旧是房源去化的主力地块,领跑城区楼市主要销量。
  从各区实际成交情况来看,老城区因为占据教育,环境,基建等诸多先天优势,楼盘数量较多,配套成熟等诸多优势依旧是成交量最高的区域,开发区紧随其后,房源深受市民欢迎,新建立的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由于配套暂不成熟,区域内住宅项目属于开发及待开发状态,成交量稍逊其他诸区,但近年热销的裕昌大学城等项目也在悄然改变着东南片区房源不足的现实,并成功吸引不少市民前往置业投资。
  随着城市发展战略重心的南移,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被赋予更多的价值,行政,经济,宜居等等名词都成为概括该区的用语,由于是新区,现阶段此区域开发程度不高,地块储备充足,未来几年,南部片区有望成为聊城楼市的一个发力点。  从业内的“六区”论分析来看,北部片区和古城片区也成为城区楼市的两大重要着力点,城北数十新楼盘协同重塑片区价值,生活,教育医疗等配套愈发成熟,这也为老区提速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为片区间统筹发展提供了较大空间。北部交通的逐渐改善、大片棚户区改造的有序进行,古城片区的顺利招商运营,多个名盘的竞相入市以及核心商圈的多点布局都为老区增添不少色彩,有效地置业群体也成为老区房源去化生力军,逐渐被重塑的片区价值也依旧源源不断的吸引置业者的目光。   (张超)

链接阅读>> 竞相对比,老区依旧领跑去化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