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成因说法不该相互“打架”
2015年12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笼罩华北的大范围重度雾霾刚走,预测新一轮雾霾又将来袭。关于雾霾是怎么来的,有关方面和专家竟莫衷一是。缺乏权威科学的说法,加重着公众的疑虑,也损害着相关方面的公信。
  以北京等地近期的重度雾霾为例,环保部门专家认为与采暖燃煤排放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密切相关。住建部门有关官员则认为,其主要原因是汽车尾气,不是供暖。中国气象局专家认为,主要是外来输送。而北京市环保局不久前刚发布的报告认为,雾霾成因中北京本地产生约占七成。
  面对雾霾,公众急切需要权威的说法,也急切想知道相关部门采取了哪些科学的措施来应对。在雾霾成因应该由谁来发布没有明确的前提下,谁都急急忙忙站出来说话,其中不排除一些部门极力撇清与自己行业关系的动机。
  把脉雾霾成因,是治霾的重要前提。关于雾霾成因的分析,须持客观、科学的态度,不宜轻易下结论,尤其要避免相互“打架”的现象存在。(据新华社12月6日电,作者张建、付昊苏)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