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HOHAI”的河海大学很会“贴金”
2016年08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评论员 娄士强

  眼下正是各高校发放录取通知书的时间段,河海大学的新生们却对拿到手的通知书有了疑惑。原来通知书上印着的英文校名是“HOHAI UNIVERSITY”,“河海”二字的译名并非汉语拼音的“HEHAI”。校方对此给出解释称,“HOHAI”的由来并非失误或者方言,而是悠久的校史。
  这个极易让人不解的译名,就像一则谜语,重点在谜底之上。按照校方的解释,由华东水利学院更名而来的河海大学,其建校源头可以追溯到1915年由实业家张謇创办的河海工程专门学校,之后几经院系调整,最终于1986年恢复以“河海”冠名。张謇创办的河海工程专门学校,英文名就以“HOHAI”开头,根据那时通用的韦氏拼音翻译得来。如今若是有人问“HOHAI”的由来,百年校史便可自然而然地引出,也不知当初恢复“河海”、确定译名之时,是否就有人高瞻远瞩地考虑到了这一点。
  现在的学生心有疑惑,也是很正常的,早已习惯用汉语拼音翻译地名的当代人,绝大多数是不懂韦氏拼音的,更何况,早在1986年1月由国务院发布的《地名管理条例》,就已经确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使用罗马字母拼写中国地名的统一规范”。尽管这里面有特例,如香港(Hong Kong)、澳门(Macau)等,因其英文名沿用至今中途没有改变,条例对此还用单独条款做了规定。换句话说,1986年才恢复的“河海”,译成“HOHAI”是有违规范的。
  说到此处,将“河海”的译名确定为“HOHAI”,置国家明文规定的标准于不顾,更像是为了顺利地与历史上的河海工程专门学校衔接,以此彰显官方学校简介上的第一句话——“具有百年办学历史”。而这般定名之法,在中国高校间还不是孤例。比如与河海大学经历类似的苏州大学,1982年更名时就一同在英文译名中冠上了“SOO CHEW”,明显是为了强调该校与1900年创立的东吴大学之间的渊源,“SOO CHEW”就是用韦氏拼音翻译的“东吴”。
  对于高校而言,“拉长历史”有很多好处,一来可以给人留下校史悠久的印象,以传承之力暗示着学校的不凡之处;二来可以将校史各阶段从教或培养的名师名家纳入名下,借此抬高“身价”。或许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甚至就有高校夸张却又一本正经地将校史拉长到千年以上,丝毫不去考虑他们所强调的源头与如今的这所学校联系起来到底有多牵强。
  现在的国内高校,无论是专科还是本科,无论是大学还是学院,很多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依照现代大学制度建立起来的,即便是恢复了校名,与几轮院系调整之前仍存在巨大的差别,跟封建社会的书院、学府相比就更是天壤之别。既然是现代大学,那就要符合现代社会的规范,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连学校的名称都搞得这么出格,恐怕也起不到什么贴金的作用。
  至于说学校的名声,靠的不是校名是否有历史厚重感,而是学校当下的状态以及未来的发展,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才是决定性因素,学校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以及毕业生走出校园后的成长状态,自然会被外界看在眼里。到底什么是小聪明什么是大智慧,公众自有判断。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