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升级就只需要高技能劳动者?
2018年09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齐鲁晚报:您认为大城市中缺的不是大学生,而是像农民工这种“低技能劳动者”;同时对部分地方鼓励农民工返乡持慎重态度,请解释一下原因。
  陆铭:社会各界一直存在一个误解,以为城市的发展容纳不了低技能劳动者,或者在城市产业升级换代的过程当中,对于低技能劳动者的需求是越来越低的。在这种思想误区之下,城市开始选择高技能劳动者,提供更好的机会、户籍政策以及公共服务;对低技能劳动者,则部分忽视了他们的权利。而事实上,两者的关系是互补的,这个在我们的学术研究当中称之为“技能互补性”。生产环节里,更多的高技能劳动者需要相应的低技能劳动者为之配套:一个高科技公司也需要司机,也需要门卫。第二,在生活里,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高技能劳动者数量的提高,也会产生大量的对于生活性服务业的需求。
  那么,高技能劳动者和低技能劳动者的比例,大概是多少?以美国为例,城市里如果来了一个高科技人员,会产生五个劳动力的需求,其中有两个分别是律师和医生。以此作为参照,中国大城市里,相对于高技能劳动者,低技能劳动者的数量是偏少的。
  低技能劳动者在大城市落户的门槛一直很高。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的规律,低级劳动者数量偏少的现象最后转化出来的结果,就是低技能劳动者所从事的工作岗位的价格非常高。比如说,在上海通常的住家保姆,价格可以高到八千块钱一个月,月嫂甚至可以高到一万五一个月。这些都跟有需求没供给的劳动力市场的状况有关。
  搞清楚了这个规律,可以得知鼓励农民工返乡的政策,是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如果我们承认城市是创造就业机会,提高人们收入水平,满足人们对于服务业数量、质量和多样性需求的地方,那么鼓励农民工返乡导致的是相对于他们呆在城市工作,其收入可能是下降的。然后服务的质量、数量和多样性下降也带来城市生活质量的下降。
  同时政府还需要为鼓励农民工返乡的做法提供大量补贴。越是鼓励农民工返乡,越是导致中国农场的面积提高速度变缓,这就导致中国的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最后是农业也失去了竞争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