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版:重点

A02版:壹读

A03版:壹读

A04版:壹读

A05版:壹读

A06版:壹读

A07版:壹读·关注

A08版:壹读·聚焦

A09版:专版

A10版:世界周刊

A11版:世界·观点

A12版:世界·人物

A13版:青未了

A14版:青未了·书坊

A15版:乐动·看点

A16版:专版

S01版:今日泰山·头版

S02版:今日泰山·综合

S03版:今日泰山·城事

S04版:今日泰山·专版

我们缺的不是知识,而是常识

齐鲁晚报     2020年01月18日
  《重逢社会》 陈心想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少伟

  没有久别就没有重逢,在巨变的时代我们在不停地分别,在一个人的人生经历中,短短数十年好像经历了一个世纪。这种变迁用社会学的术语讲是穿越式社会转型,但是对每个身处其中的心灵,却有着不一样的深刻体味。这本《重逢社会》收录了陈心想先生自2011年以来的一些读书心得、教育感悟和社会学杂文,从空间来说却是他穿梭于乡村和城市、中和西之间的心路历程,论述包罗了乡村、教育、饮食、阅读、影视、大数据、组织管理等议题。
  “一个好的学者,一个思想家,一定是善解人意的。不然他就会固执己见,难以深刻。”深以为然,我们写文案的人总说,“没有深度思考就没有发言权”,这种深度思考的能力是稀缺的。社会学本身源于生活,陈先生用平实的语言记录生活,用社会学的视角洞察日常生活,没有用高深的理论压轴,也没有再造普通人听不懂的名词,平实语言背后是对求知的孜孜不倦。
  陈先生在书中说,我们只身所处的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时代。这让我想起黄仁宇和许倬云笔下的中国史,想起盖伊·特里斯笔下的美国,何伟笔下的中国,以及很多非虚构作品中的人物,他们在作品中鲜活,有灵魂,有情感,但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他们更像是一架按部就班的机器。
  我是一个没有系统人文训练的理科生,觉得对现实的无可奈何,才迫使很多人穿过历史的烟云去河流的上游寻找历史的迷踪,找出解决方案。在过去的特定时点,人们倾向于做什么,以什么逻辑,我们的理性推导却未必是合理的。
  如陈先生所说历史是朵风中的花,对历史的理解,也是个人经历体验的再次投射。新技术为人类打开新的大门,不仅给了我们新的生存环境,更带来新的思维方式,印刷术和互联网都没有终极目的性,但是技术推动变化,最后出乎意料地改组社会资源的配置结构,文明自身并不是按照明确的目的导向发展的。我们寻找文明的逻辑,大胆假设,小心验证,以今推古。假设的一切理念未必都能得到历史的承认,我们一厢情愿地理性有时只是对历史的过分合理化,这种理性的逻辑往往解释不清楚我们当下的生活,再者时代的精神在不停地变化,我们很难用理性的逻辑给历史把脉。
  关于一个理想的未来,很多学者用自己的专业做出了解答,上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艾恺采访梁漱溟时抛出了一个大问题:这个世界会好吗?
  梁漱溟先生用自己对中国文化的见解给了一个解答,现在再看梁先生当年的观点,仍然值得回味,这个终极问题梁先生给的答案就是“道不远人”。自五四以来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评有很多,每一代知识分子都在浪潮中寻找自己前进的出路,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殷海光先生就曾指出中国文化在认知活动中产生的弊病:理知作用经常碰到尊长、权威、颜面、地位、立场、情绪反应等因素就呈萎缩状态。在《重逢社会》中我看到另一种解答的方式,即在传统文化的环境中,努力创造新的事物,无论我们如何主观地看待未来,都离不开社会客观的发展,不如让我们关注当下的每一个进步。
  书中论述最多的议题是教育,人的思维训练和价值观念的形成是漫长的,但最要紧的也就那么几步。知识付费大行其道的今天,我们焦虑着小跑步前进,但已经丢掉了很多基本的常识,忘记了教育的本身是人对人的影响。我们不是缺知识,而是缺常识。在历史大跨步迈进的过程中,因万千关系,我们都周身裹挟着黑暗,而缺少照亮心灵的伟岸光亮,需要得更多是用一盏灯点亮万千盏灯,在陈先生的书中我看到了更多这样的人。
  读完《重逢社会》才会发现,很多人似乎在不同的空间走过相似的心路,有着一些相似的阅历和体验,而我们都是时光里的移民。
  钱钟书先生说自己的散文是写在人生边上,那我这书评完全是写在书评边上的书评,希望陈先生著书立说,能照亮更多的人。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