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豆腐丁
2014年07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辛军

  少儿时代,书和收音机是我最好的伙伴。书喜欢看有故事情节的,像《少年文艺》、《黄金时代》、《水浒传》等等。书看得比较杂,大书小书我都看,但是收音机我只喜欢听小说评书节目。《岳飞传》、《杨家将》我都听过,在听王刚播讲的《夜幕下的哈尔滨》的时候,偶尔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篇介绍王刚的文章。遇到自己喜欢的评书播讲者,我看那篇文章特别仔细。文章介绍了王刚少年生活,其中有一段是描写王刚吃豆腐丁的故事情节,我特别感兴趣,就照葫芦画瓢也做起豆腐丁来。
  豆腐是妈妈用黄豆换来的,先将豆腐切片,然后薄薄地撒上一层盐,用盖帘盛着放在阳台上,一面晾干后,再翻过来晾另一面。等几天豆腐片成了豆腐干后,就可以切成很小的豆腐丁,放在碗里,边看书边用针扎着吃。豆腐丁有韧性,丢在嘴里,慢慢地嚼着,咸咸的,豆香味充满了口腔。在那个缺乏零食的年代里,自制豆腐丁是一种很好的零食,看着书吃着豆腐丁对我来说是一种享受。妈妈每次用黄豆换回豆腐,我都先切一块做成豆腐丁。
  如今,一晃30多年过去了,现在超市里有很多用豆腐做成的零食,女儿有时候也买一些豆腐干、辣骨头等一些豆制品回来吃,我每样都尝尝,总觉得没有自制的豆腐丁好吃。从超市买一块豆腐,按照儿时的记忆将豆腐切成片,但是豆腐很容易碎,切不了完整的片,撒上盐晾干后切成豆腐丁,放到嘴里感觉豆腐丁很硬,总也嚼不烂,也没有豆香味。做了几次也吃不出儿时的味道。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