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资本和影视圈都该念念风险经
2014年08月3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一个暑期档,中国电影市场的总票房就从2013年的60亿元跃升到2014年的90亿元。这样的大数据是不是令人想到了2005年到2007年中国股市的大牛市?是的,毫不犹豫地说,这个令人血脉贲张的夏天注定会让不少人头昏脑涨,数钱点钞都嫌慢。
  在这些数据做参考的背景板下,我们再把目光投射到刚刚卖了公司赚得15亿元身家的柯家兄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电影圈瞬间造富能力这么强。时势造英雄,大盘正在积极向上,也许,暴富的还不止这几个人。喜好潜伏电影圈的圈外投资人、出品人正粉墨登场,出现在每一部电影的片头,提醒我们:注意啦,我们才是真正的金主,你们的买票钱正在为我们的豪赌买单!
  是的,或者我们应该认识到,有阳光的地方就有暗影。欢喜的人太欢喜了,就会让崇拜的人、想跟风的人忘记看悲伤的人是如何悲伤。例如同为粉丝电影,《我就是我》就被同期的《小时代3》、《后会无期》给打趴下了,票房收入仅仅700万元。比它更惨的还有“影院一日游”的《大宅男》,完全成了炮灰。它们拖着砸钱进项目的同样叫做“投资人”“出品人”的幕后老板一起赔惨了。
  记者采访所见,几乎所有人都在忙着称颂赢家“眼光独到”,没人提到输家“倾家荡产”。成王败寇、唯票房论的市场就是这般“黑白分明”。游走其中,记者鲜有听到有人会为自己的成功感到侥幸而感恩于时代,更多的人只是哀叹自己“时运不济”,不是怨排片不利就是怨明星捅娄子。殊不知,这个世界有赢家自然就会有输家,要不然赢家的钱怎么来?其实,所谓的票房不过是社会财富的二次分配而已。
  另外,记者曾经听到一条似乎不相关的内幕:在每一部电影开映时,跟在广电总局“龙印(电影审批号)”后的名字都是金光闪闪的,但其中不少竟然是假名。比如张三李四就合称“张黎”,王五赵六就叫做“王钊”等,“那都是圈外人,不想露富。人家看着演员阵容就投钱玩玩,一个饭局下来,一桌十个人就凑了五个假名。”如果此事是真的话,那么热钱流入电影圈从而增加其风险的分析就不是传闻了。
          (林虹汝)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