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能跑
2014年11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蒋硕
(婚姻心理咨询师、“青未了·心理咨询工作室”专家顾问团成员、新浪微博@Serena的时光教室)
  Celin在最近的一次岗位竞聘中失败了。为了这个从“基层”跃入“中层”的机会,她等了很久,也积累了很多,无论业绩还是人际关系,她自信都不比胜出的那位同事差。那到底差哪儿了呢?她偷偷打探消息,据说是领导讨论会上有人指出“Celin心态不够成熟稳定,不具备必要的‘管理者形象’,难以担当更大责任”。
  “怎么就看出我心态不行了?怎么就担当不了责任了?”Celin满腹委屈地嘀咕着,右手揪着左手食指,拼命扭来扭去,扭够了又换中指,鞋跟也在地板上叩个不停。对她微笑,说别纠结了,去倒杯水喝吧。她站起来,一路小跑去了茶水间,又端着杯子一路小跑回来。
  “你跑什么?”
  “快点回来接着谈啊。”
  “在办公室也跑?”
  “忙的时候当然。”
  “那平时都忙吗?”
  “哎呀当然啦,不忙业绩从哪儿来啊!”
  Celin的音调变得有点急促。她开始描述自己每天发多少单子打多少电话,联络多少客户处理多少急务,多少样品要亲自清点,多少事要部门协调,跑来跑去几乎脚不沾地……业绩不就是这么做出来的?
  “那你的竞争对手呢?”
  “她?哼,一天到晚那么闲,根本看不到她干什么。让这种人上位……”
  “但业绩不是差不多吗?”
  “……”
  瞧,问题就在这儿。Celin或许刻意、或许下意识地,把“跑”这类行为和“忙”画上了等号,越觉天降大任,越起劲表现,用风风火火的姿态与举动宣示自己的“努力”、“投入”“上进”,以为一定能得到周围人的认可。殊不知,人们的“符号对应”系统不尽相同,在领导或其他人看来,Celin的风风火火,恰是能力不够的表现——眼下这些事儿就够她忙了,再多肯定不行。
  “还有,”示意Celin看向自己仍在扭绞的手指,“你真的不够‘成熟稳定’,瞧瞧你这些‘泄密’的小动作。”
  对,小动作最能流露内心端倪。用不着看那些《身体表情》、《FBI识人术》之类的畅销书,只是看到这些扭手指叩鞋跟等等,就能感受到做动作之人所处的情绪状态。她焦虑、她烦躁、她做事不经思考、她缺乏耐受性……这些当然不是一个“管理者”的形象,在竞争中减分也不足为奇。
  Celin立即停下动作,双手平放桌上:“那,我该怎么‘成熟稳定’,建立‘管理者形象’呢?”
  要建立形象,优化心理素质是首位。即使不去做管理者,我们也应该逐渐达到这样几点:真挚平和的态度,稳定从容的心理节奏,敏锐的反应和充足的自我调节空间。做到这些,才能赢得他人的信赖,工作生活亦会愉快而有余裕。
  “具体怎么做?”Celin追问。
  首先,认识并提高自己的承受力,尽量消化任务与问题,而不是摊在自己与众人面前。做到几分,即是几分,不要迷恋浮夸的形式感,除了在关键时刻“必要而巧妙”的表现。
  其次,进行“节奏训练”。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独坐或站立,深呼吸几次,直到感觉自己平心静气。这时,体会自己的呼吸,记住这个平静的节奏。每当又要陷入忙乱时,先停下来,去寻找你的平静节奏,让它带着你恢复冷静与淡定。
  再者,强化自己的控制能力。宁可矫枉过正,保持一段“呆若木鸡”的状态,也要剔除那些“泄密”的小动作。当然,多余的表情也包括在内。国人向来推崇“不形于色”的智慧,我们未必要城府深如斯,但在工作中确实不应随意表露情绪,尤其是过分的焦虑,或沮丧、怨恨等负性情绪,那会给团队带来困扰的。
  “但,真的很忙怎么办?或者很紧张?” Celin边思索边问。
  工作中适度紧张是必要的,这种紧张与我们说的“平和从容”并不矛盾。反映在形象姿态中,你可以“快步走”,安静、平稳、迅速地走,同样安静、平稳、迅速地应对职场种种。如果能做到,更大的责任就会自然而然地落到你的肩上。
  “但不能急,你需要时间。”对Celin说。她点头,露出如释重负的微笑,起身告别。这时,与她异口同声地说了一句:“不能跑。”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