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危机一年,俄法各怀小心思
2014年12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从基辅独立广场上第一次聚集起抗议示威人群,到乌克兰东部战火硝烟迟迟难散,乌克兰危机爆发至今已一年有余。当乌克兰危机仅是俄罗斯与西方博弈的战场时,莫斯科似乎还有较量一番的把握。然而,国际政治和国际经济从来都不是彼此孤立的。今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大跌不止,受此影响俄罗斯财政收入大幅缩水,同时本币卢布汇率大幅下跌,加上大量资本外逃,结果可想而知——俄罗斯经济陷入困境。
  相比政治和外交上的被孤立,经济可谓俄罗斯的软肋。经济结构过于单一,让俄罗斯吃到了油价高企的红利,也尝到了油价暴跌的苦涩,一个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进而加大政权更迭的潜在可能性,这正是俄罗斯政府所担心的。
  鉴于此,普京在发表言辞犀利的国情咨文之后,采取了一系列缓和动作。近期一个最轰动的事件,就是普京在莫斯科伏努科沃机场与经停突访的法国总统奥朗德密谈两小时,并且双方一致认为乌克兰危机是时候降温了。奥朗德是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到访莫斯科的首位大国元首,普京显然也是看中了法国在外交层面自主独立决策的传统,并将此视为突破口。
  另外,在乌克兰按约定向俄方交纳天然气费用之后,此前一直态度严苛的俄罗斯竟然大发慈悲提前两天向乌克兰恢复供气。日前,俄外交部发言人表态,称俄罗斯将尽最大努力推动乌克兰问题联络小组会议尽快举行,并希望会议能在推动落实明斯克协议方面取得积极成果。与此相应的是,乌东部民间武装近日也与基辅当局短暂停火。
  分化欧盟内部对俄立场,进而逐步削弱西方对俄施加的制裁,是普京当前的要务,他当然不会忽视法国在化解这场危机中的独特作用。同样,奥朗德也注意到了这是法国提升自身大国地位的一次良机。法国外交历来有自主独立决策的传统,从不屈从于欧盟或者美国的脚步。奥朗德的前任萨科齐,就曾在2008年俄罗斯与格鲁吉亚战争后,率先出面当起了俄罗斯与西方之间的“调解员”。这次,奥朗德显然也想扮演同样的角色。
  表面看,莫斯科郊外晚上的那次闪电式会晤有其突然性,但如果把视线拉长,则会发现这个偶然之中隐藏着必然。今年6月在法国举行纪念诺曼底登陆70周年的活动上,奥朗德就曾邀请普京出席,虽然普京与西方国家首脑,尤其是与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碰面略显尴尬,但那一次奥朗德却促成了俄乌领导人的首次直接会面。此后,在10月份的亚欧首脑会议期间,俄乌欧三方的会谈中,奥朗德与德国总理默克尔一道成为欧盟的代表国家。虽然在上个月的G20峰会上处处受到排挤提前离场,但普京还是与奥朗德私下里就接下来可能的会面有过沟通。
  眼下,也许是给乌克兰危机降温的最好时机,但矛盾依然很多,俄乌之间就乌东部政治地位尚存争论,法德之间围绕如何对待俄罗斯的看法也有差异。奥朗德虽然第一时间向默克尔通报了与普京的会谈,但“铁娘子”似乎对普京铁了心要硬到底。乌克兰危机的化解光靠俄法两方的努力还远远不够,既然法国带了头,相关国家不妨再努把力,尽快让乌克兰危机降下温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