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几本比较有意思的书
2014年12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解玺璋
  1.《耶路撒冷三千年》
[英]西蒙·蒙蒂菲奥里 著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我们很少读到为一座城市写的传记,《耶路撒冷三千年》是个特例。在人类历史上,这座城市的独特性以及它的丰富和复杂,是独一无二的。它不仅是一座城市,更是整个世界的缩影。

2.《中国近代的财与兵》
刘刚 李冬君 著
山西人民出版社 
  此书是对中国近代历史叙事的反思之作。两位作者从近代中国商人的命运入手,研究行政权力与财权、兵权的关系,以及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的关系。他们之间的博弈、消长,很大程度上构成了近代中国政治文化的特征。

3.《山河国运:近代中国的地方博弈》
叶曙明 著
九州出版社
  这也是一部反思中国近代历史的著作,作者的叙事角度很新颖,在地域文化的大背景下,他对社会底层政治文化的运作及成因,特别是对近代以来社会政治运动的干预和影响,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和分析,重新解读了百余年来中国社会动荡和转型的轨迹。他让我们看到,撇开纷繁的党派之争,在表层之下,还有更深刻的文化潜流,这不仅是中国人的选择,也是中国人的宿命。

4.《褚时健:影响企业家的企业家》
先燕云 张赋宇 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 
  褚时健不仅是企业家们效法的榜样,更以自身的行为诠释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人格。

5.《秉烛隧中》
何光沪 著
新星出版社
  作者是一位宗教学者,但他的文章并不故作艰深,而是将形而上的问题用了清澈明了的语言来讲述,更可贵的是,能在中西神学哲学的辨析中直指当下的世道人心。

6.《盗火者:中国教育革命静悄悄》
邓康延 梁罗兴等 著
新星出版社 
  在中国,教育问题人人能言之,却不能尽言之,人们对任何一个环节上的问题都可能争论不休。这本书集合了一大批教改实践者和学者的实践与理性思考。

7.《隔岸的甲午》
祝勇 著
东方出版社 
  这本讲述清日甲午战争的书,选取了透过日本遗迹观察这场战争的角度。与其说他写的是历史,不如说他写的更像是行走中的历史散文。

8.《茶叶江山》
周重林 李乐骏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读此书有一种深切的感受,作者把茶叶看作是一种精神信仰,带着一种家国情怀来叙述茶叶的历史,它不再是轻飘飘的一片叶子,而有了江山的厚重。
  (本文摘自微信公众号“玺璋评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