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学生在济感受“家”的温暖
老师成了学生眼中的“爸爸妈妈”
2014年12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文/片 本报记者 李飞                                      
  济南西藏中学是我省唯一一所专门招收西藏自治区藏族学生的寄宿制初级中学。生源来自日喀则、拉萨、山南、林芝、那曲、昌都、阿里七个地市。为了让这些藏族孩子安心在内地学习生活三年,以校为家,学校处处营造“家”文化特色。朝夕相处,孩子们很自然地称呼老师为“老爸”“老妈”。

来济读初中,走进学校 让藏族孩子感受家的温暖
  每年8月份,一批来自日喀则、拉萨、山南、林芝、那曲、昌都、阿里七个地市的藏族学生就会来到济南西藏中学,开始三年的初中学习生活。
  初一8班的旦增云旦来自拉萨,今年8月21日,他先坐火车到石家庄,之后乘汽车抵达济南。而来自昌都的初一6班女生贡嘎拉姆先坐飞机到成都,之后转火车到了济南。学生们下车了,幼小的身躯拖着行李箱,眼睛里充满着迷惑。但当看到接站老师微笑而又和蔼的面容时,孩子们心里逐渐踏实了。
  “刚来时,面对陌生的环境,汉语说得也不好,晚上特别想家。”12月9日,贡嘎拉姆向记者回忆起自己当初的不知所措。她说,后来看到高年级的辅导员像哥哥姐姐一样帮助自己,班主任老师像爸爸妈妈一样手把手教自己换衣服、整理行李时,她逐渐有了一种到家的感觉,很温暖。
  初到内地,想家在所难免,班主任就给他们开班会,课下找他们谈心。不敢开口说话,老师们就积极地引导、鼓励他们。
  初三4班班主任孙婧回忆说,新生来校没多久,班里一个叫达珍的女生突发高烧,当天送到医院后,她一直陪到夜里十点多,用酒精棉球帮她擦手心、脚心、腋窝等,直到烧退才放心回家。“虽然没有做母亲,但我能体会到一个母亲的揪心和焦急。”
  当藏族孩子需要帮助时,老师们就在身边,呵护照顾,不是父母,胜似父母。朝夕相处,情到深处,孩子们便很自然地称呼老师为“老爸”“老妈”。
  从2012新学年开始,学校继入校课程《走进新“家”》、返藏探亲课程《再回老家》,又开设了“家政”课程,包括初一的“缝纫课程”和初二的“厨艺课程”,强化了藏族孩子自立、自理能力的培养。

读书期间,每逢春节 到汉族学生家中吃年夜饭
  “到汉族同学家过年去”,这是济南西藏中学学生们读书期间的必修课。每年春节期间,以民族团结教育为主题的学校大型品牌项目“汉藏心连心,牵手迎新春”活动都会如期进行。
  一进入寒假,藏族学生就到市区十几所友好学校开展联谊活动。大年三十,友好学校的家长和学生则把藏族孩子接到家中一起过年。一起唠家常、包水饺、贴春联、吃年夜饭、燃放鞭炮,充分感受春节风俗,尽情享受家的温暖。“今年春节,我到了南上山街小学王佳讯同学的家中,很热闹、很难忘。”初二5班的土旦拉姆告诉记者。
  另外一名藏族孩子在日记中写道:到汉族学生家里过年很开心,当看到80多岁的爷爷奶奶忙着给我包水饺,汉族爸爸妈妈忙着给我做好吃的饭菜时,我被深深地感动了,这就像我的家,感谢他们给了我家的温暖,这将是我一生永远都不会忘记的美好经历。
  校长张子辉表示,结合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汉藏心手相连”活动带给藏族孩子的,不仅仅是在内地学校享受到的关爱、亲情和温暖,还有藏族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需要的家庭和社会教育。
  为加强民族文化交流,让西藏的孩子更多地接触内地的生活,接受更好的教育,经教育局批准,2012年后的每个年级均到济南舜文中学游学,逐步形成每年初一年级在汉族中学校区,初二、初三年级在西藏中学校区学习的格局。藏汉学生,相互交流学习,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汉藏一家”。

走出校园开眼界 培养新一代藏族学生
  每年六月份,在济南西藏中学校园里,总有这样一幕:一批长大了的青年学子,手里捧着洁白的哈达涌向老师们,这是毕业生离校前的送别。师生紧紧相拥,泪水模糊了双眼,只有一遍遍的叮咛与感激:“老师,谢谢您”,“妈妈,保重身体”。
  短短三年时间,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这些藏族学生学会了理解各类题材的文章,学会了复杂的几何代数,懂得了力学、热学的基本知识,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校长张子辉说,来内地读书的藏族孩子是通过严格考试层层选拔的西藏各地的优秀学生,他们承担着维护祖国统一和建设新西藏的重任,他们必须成长为合格的接班人和优秀的建设者。因此,培养“既有传统文化积淀又有现代文明熏陶的新一代藏族学生”,才是学校“家文化”建设的旨归所在。为此,学校逐步形成了“开眼界”、“提境界”、“磨意志”、“练素质”四部曲教育。
  为此,学校专门组织力量陆续开发了“阅读大家”、“接近名家”、“学长有约”、“走进高校”、“电影欣赏”等系列校本课程,引领孩子们与“大家”对话,向学长学习,走进山东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等学府,感受丰厚的文化底蕴。还开设了暑期游学、环游泉城、登临泰山等课程,打开了孩子们的视野。
  以学校雪莲合唱团为例,短短几年时间,从一支普通的校办合唱队,成为闻名全国的少年合唱团。2011年,雪莲合唱团首次走出山东,走到东南卫视“欢乐合唱团”的舞台上。从全国30强,一路过关斩将,进入全国5强。2012年,雪莲合唱团再战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从上海音乐大厅一路唱到北京人民大会堂,歌声嘹亮,感动全场。
  校长张子辉表示,对于藏族孩子来说,学校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教育的场所,更是一个生活的家园。因此,营造一个优美现代、温馨和谐的“家”,让学校这个“家”成为藏族孩子们生活的住所、心灵的港湾以及成长的出发地,成为济南西藏中学干部、教师共同的追求。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