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公司职工魏树良以厂为家
建热源厂八个月没睡过囫囵觉
2014年12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魏树良正在巡检锅炉运行情况。
     今年冬天,济南东部城区新建了唐冶热源厂,目前已为恒大名都等多个小区供暖。从今年3月开始施工,在正常工作量下需要两年才能干完的唐冶热源厂于11月底投入运行。热源厂的投入运行离不开项目部几十位工作人员的付出和努力。唐冶热源厂运行处主任魏树良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热源厂建设八个月以来,他始终没有睡过囫囵觉。

文/片 本报记者 蒋龙龙
刚工作时不会开阀门,以后成为业务能手
  魏树良是济南热力公司唐冶热源厂运行处主任,负责基建、安装、厂内生产和安全运行等工作。他今年32岁,是个不折不扣的“80后”。2006年,魏树良进入济南热力公司,被分到轻化热源厂从事锅炉司炉工作。由于他刚开始从事司炉工作,“当时连锅炉房内的阀门都认不全,也不会开阀门,有点不适应。”魏树良告诉记者。
  为了更快地掌握司炉能力,他比其他人付出了更多努力,经常向老司炉工请教。轻化热源厂烧的锅炉为循环流化床锅炉,在供暖锅炉中属于较难运行的一种。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和学习后,他对热源厂内的阀门、管径的认识可谓一清二楚,让很多老工人也竖大拇指。
  魏树良在八年内的职务不断提升,由司炉助手升职到副司炉、司炉直到运行值长。今年初,济南热力公司开始抽调人员组成唐冶热源厂建设项目部,魏树良便被抽调到唐冶热源厂建设项目部。

炼就一双“火眼金睛”,发现肉眼难以识别隐患
  今年4月,魏树良来到唐冶热源厂工地,担任唐冶热源厂运行处主任。从进入工地开始,八个月以来,魏树良每天都要工作12个小时以上,是早上七八点钟来到工地,“忙到深夜,有时候要忙到凌晨三四点钟。”魏树良告诉记者。
  在不少同事眼中,魏树良几乎成了一个“铁人”。10月底,随着唐冶热源厂进入设备最后的安装和调试状态,此时的魏树良便以厂为家,实时巡检设备运行和安装情况。其间,魏树良几乎每睡两三个小时就得起来巡检一次设备运行情况,“为了保证设备安全,济南热力公司要求必须实时巡检,以防出现意外情况。”
  常年的司炉工作让魏树良形成了心细如发的性格,炼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不少同事经常能看到他打着手电筒,在唐冶热源厂的角落里仔细检查设备安装和运行情况。11月中旬,魏树良发现循环泵入口处有几毫米的沉降,便立即叫来施工队和机器厂商,当晚紧急解决问题,消除了安全隐患。
  这个问题的发现让很多施工人员感到非常惊奇,“这几毫米的沉降,一般人很难用肉眼识别出来。”魏树良的一位同事告诉记者,魏树良“火眼金睛”的形成与他的敬业精神和职业能力是分不开的。

加班加点工作,八个月干完两年的活
  唐冶热源厂所在的唐冶片区周围没有热源,还存在金河山庄、鲍山花园南区多个供暖“难点”。为了早日给唐冶片区供暖,相关部门要求唐冶热源厂于2014年底必须投产。“唐冶热源厂按照正常的工期要两年。”魏树良介绍,项目部经过加班加点、科学组织,终于让热源厂在11月底投入运行。
  在热源厂,魏树良虽然有自己的办公室,但同事们在办公室里很少能看见他,他大多数时间待在设备现场。魏树良不能常回家,3岁的女儿天天盼着爸爸回家带她出去玩。对于他来说,女儿的这个愿望恐怕要到供暖结束后才能实现了。  唐冶供热公司经理崔玥介绍,济南热力公司共派出20多个工作人员组成唐冶项目部,其中还有十几名刚毕业的大学生和刚转业的军人。“很多工作人员以厂为家,加班加点建设热源厂。”
  崔玥告诉记者,随着金河山庄将迎来唐冶热源厂热源,“今冬,唐冶热源厂的供暖能力将达到60万平方米。”唐冶热源厂远期的供暖能力将达到1700万平方米,成为济南的主要热源厂之一,“为唐冶片区提供源源不断的热源。”
  由本报联合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推出的“城市良心”栏目,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本报将继续寻找为我们这座城市发展奉献着的人们,也欢迎市民拨打96706126向我们推荐您身边的榜样。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