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在台商会的新春联谊上,已在济南定居的苏志勇(右)与其他台商合影。 苏志勇 供图
十八年前,苏志勇从台湾回到故乡大陆,十八年后,他定居在这里。从回到故乡到成家定居,他完全融入了大陆的生活。随着人脉、事业的开拓,他在大陆一步步站稳了脚跟。
如今,在济南七里堡农贸市场,他经常毫无障碍地跟菜农聊天。每当菜农问起“台湾那么好,你为什么在这里定居?”他都浅浅一笑,用地道的台湾腔答道,哪里都一样。
本报记者 陈玮
过年都随大陆习俗
离除夕还有三天,苏志勇开始准备年夜饭的食材。他经营的“台湾美食城”过年照旧不打烊,八九个不回台湾过年的老乡早就约好,跟往年一样,在苏志勇的店里一起守岁。
结束了午餐的忙碌,苏志勇解下围裙跟记者攀谈。他打算除夕跟大家做一桌地道的台湾菜,喝点小酒,打个四色牌。苏志勇说完不自觉地笑起来,近二十年的大陆生活,使他改变了很多习惯,现在他早睡早起、见人客套寒暄,有时都会忘了自己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
不过,苏志勇却觉得很安心,父亲从小就告诉他,大陆才是他的故乡。
1957年,苏志勇出生在台湾金门岛。从记事起,他经常看到父亲静坐在岛上,隔海遥望大陆,回家就闷头喝酒。从父亲的讲述中,苏志勇得知,自己的故乡在“对面”,位于福建惠安的一个乡村。因为战争,父亲二十几岁只身来到台湾,从此一道海峡成了他与亲人无法团聚的阻隔。
父亲经常做一种叫“面疙瘩”的食物,边做边念叨,“下雨天,奶奶就会做给孩子们吃。”到了过年,家里总会比别人家多几个习俗,比如父亲会召集一家人过小年,腊月二十四送神,二十六二十七做年糕花糕。
那时的春节,让苏志勇对故乡充满了憧憬,他觉得“对面”一定充满人情味。但对于父亲来说,却充斥着孤独和寂寞。
1949年离家南下,父亲和家里断了联系,本应喜庆的春节也满载了思乡之痛。直到1987年,开放台胞回大陆探亲,父亲听到消息后,立马联系回乡。父亲回乡后不久就病倒离世,大家都说,父亲这是了了心愿,没了牵挂。
苏志勇记得,父亲临终前紧握着他的手,让他把自己和父母葬在一起,埋骨故乡。他突然觉得,自己的根就在那里。
1997年,他背上行囊,只身一人,循着父亲的轨迹,第一次归乡。
从七天回一趟台湾
到现在回去反不适应
“说实话,刚开始有点失望。”眼前的家乡,道路泥泞,房屋破旧,服务行业素质很差。随便去一家饭店吃饭,服务员都是爱答不理,态度很恶劣。
他觉得,或许可以把台湾的服务理念传递过来。在惠安,他开了一家西餐店,要求服务员看到顾客一举手,就第一时间跟上去。很快便吸引了大批年轻人光顾,甚至到凌晨两点才能打烊。
初来大陆,苏志勇经常会感到孤独,一个礼拜就要回一趟台湾。渐渐地,一个月或者大半年,苏志勇才会想到回家。大陆的人情味让苏志勇觉得,自己在这个陌生的故乡,并非孤立无援。
在大陆打理生意的日子,苏志勇都是跟员工一起过年。与台湾年俗不同,傍晚六七点钟,苏志勇就备好年夜饭,跟员工一起吃,大家谈笑风生,互相开玩笑,偶尔还发红包。
2010年,苏志勇结束了福建的生意,受朋友邀请来到济南。让他没想到的是,台湾菜馆的营业执照很快办下来了。不像以前,要经过各种审批。
“在这里的不便,都在发展中打破了。”这一来济南,就深深地扎根在了这里,大陆从他的家乡,变成了他真正意义的家。
干吗要一定是台湾人
“我有了对象。”苏志勇微笑着,并没有使用台湾人通称的“太太”。来到济南第二年,苏志勇就遇到了自己的妻子,而在今年的大年夜,他们的小孩刚好7个月。
这意味着,以后每次过年,陪伴苏志勇的除了员工,还有妻儿。“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受,已经在慢慢冲淡。
“经济发达了,很多障碍都可以克服。”几乎过段时间,苏志勇就会和台湾的亲人们,用微信互发着现状。济南、烟台等也开通了直飞台湾的航班。
与此同时,对苏志勇来说,台湾似乎是越来越难回。两年前回台办签证,亲朋好友聊天,都在说着他们眼中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大陆。他极力解释大陆已非往昔,但他们却坚持己见。这让苏志勇有些无法融入。“没有共同话题了。”
而更重要的,在他看来,两岸本来就是融合的。很多台湾人从小学的历史,从北京人开始,到近代史,再到外国史,早期的地理课本,哪里有煤矿,哪里是什么地形,讲述的都是大陆。现在台湾小孩读的都是孔孟,教师节还是孔子诞辰,受中国大陆传统文化熏陶很深。
“说台湾人不是中国人,不会有人相信的,干吗要一定是台湾人。”苏志勇最后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