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库蓄水量较历年偏少五成多
为保小麦返青灌溉,济宁已实施“引黄工程”
2015年03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京杭大运河岸边水位下降了许多。
     文/图 本报记者 庄子帆 李岩松 
公素云

  去年入夏以来,济宁呈现干旱少雨状况,截至3月21日,南四湖及五大水库总蓄水量较历年同期已偏少五成多。时下正值冬小麦返青灌溉,用水量大,为保灌溉,济宁目前已实施了“引黄工程”。
运河水位下降,小麦灌溉受影响
  23日下午,记者来到任城区南张街道李庙村田间,看到麦苗生长的参差不齐,顶部卷起了黄边。
  李庙村有一部分耕地靠近大运河。村民刘长安承包的20亩地就在京杭大运河东岸。他穿着雨靴正忙着给地里的麦苗灌溉。近一年没用的抽水泵,如今又要重新工作。在他的印象中,今年是比较干旱的一年。全家人都靠这20亩地吃饭,在村里其他人还没有行动之前,刘长安害怕麦苗“渴”太久影响收成,就早早地行动起来。 
  “大运河的水位没下降前,用8米的水管就能抽上水来,现在水位下降严重,我又花了200多块钱加长了4米管道。”顺着发动机“突突”作响的声音,记者的视线转移到了大运河河堤,水位高时留下的白色痕迹裸露在防汛堤上,与现在的水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记者从济宁市农委了解到,小麦越冬时期,下了两场及时雨,对小麦生长十分有利。虽然是小雨,不过降雨持续的时间较长,未形成径流,都下渗到了土地,因此土壤墒情较好,冬小麦的生长暂时不会收到很大的影响。 

湖库蓄水不足,较历年偏少52%
  记者从济宁市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了解到,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济宁市降水量便偏少,地下水位也在逐年下降。一些地方的农业灌溉甚至出现“掉泵”现象。据济宁市水文局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月1日至3月19日,全市累计降雨量34毫米,虽较去年同期偏多31%,但较历年同期仍偏少21%。 
  降水量偏少,直接受影响湖库蓄水量不足。截至3月21日8时,南四湖总蓄水量6.4亿立方,较去年同期偏少5.74亿立方,偏少47%,较历年同期偏少7.04亿立方,偏少52%。南四湖及五座大中型水库总蓄水量6.88亿立方,较去年同期偏少6.2亿立方,偏少47%,较历年同期偏少7.31亿立方,偏少52%。   
  目前,正值冬小麦返青灌溉,用水量逐渐增加,因蓄水量不足,影响的灌溉面积在200万亩左右,如还无有效降雨,受影响面积将还要扩大。为保障生态和春灌,济宁市积极协调黄河部门,最大限度调配黄河水源,实施了“引黄工程”。 

城区内河喊渴,部分河道干涸
  济宁城区内河水源主要依靠引水补给。因没有补给水源,几条城市内河已严重缺水,部分河段已干涸。
  城区老运河、越河、小洸河、小府河的补给来源于梁济运河和泗河。梁济运河、泗河水位下降,导致城区内河水量供给不足。去年10月份以来,城区河道失去补给,水位持续下降,目前已断流,河道内仅存的河水形成“死水”。
  据了解,城区内河的补给线路有两条,一条从梁济运河调水进入老运河,再从老运河流动进入其他内河。另一条从泗河调水进入洸府河,从洸府河调水进入小府河,再循环进入其他内河。
  目前古运河正在清淤,河道内仅存少量清淤用水,且与其他内河隔断。小府河依靠沿线建筑施工降水得到一定水源补给。小洸河没有补给水源,部分河段已经干涸。由于目前城市内河处于“静止”状态,无法流动,随着气温上升,河道水量蒸发也越来越快。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