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济南传出去的《张玄墓志铭》旧拓孤本
2015年04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杨加深
  我国的刻碑之风盛于东汉,此后连绵不绝。碑是竖立在地面之上的刻有纪念性文字的石头,其内容很广泛,但最重要的功用是作为墓碑。东汉末年社会上刻墓碑之风大行,不但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而且由于竞相攀比,碑文内容多虚谀不实。曹操认为此风不可长,于是下令禁碑,自此,从魏晋至刘宋,政府都有禁止立碑的明文规定。但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人们又找到了一种变通的办法,即将原来立在地面之上的墓碑改变形制后埋到了地下,这就是墓志,墓志上所刻的纪念性文字就叫墓志铭。当然,墓志铭的产生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即“五胡乱华”时期的士族南迁,导致以王谢为主的大族首先使用墓志,以期通过墓志对家族寻根溯源。
  最早的墓志铭,在形制上与碑并无二致,后来逐渐演变成正方形,成熟时期的墓志分为上下两块,在上的部分为墓志盖,在下的部分为墓志。墓志铭由于深埋地下,出土后依旧字口如新,清朝经包世臣、康有为等人的大力推扬,临习北碑尤其是墓志之风日盛。而在林林总总的北魏墓志中,有一块在书法上代表北魏墓志最高成就的墓志铭,就是本文要介绍的《张玄墓志铭》。
  《张玄墓志铭》,全称《魏故南阳张玄墓志铭》,刻于北魏普泰元平(531年),墓主人名张玄,故名。张玄字黑女,故在清朝出土后,为避清圣祖玄烨之讳而改称《张黑女墓志》。今人则二名俱用,不再受清朝避讳的限制了。可惜的是,《张玄墓志铭》不但出土地不详,而且原石也不知去向。说起《张玄墓志铭》的孤本,还与我们山东济南有一定的渊源呢。清道光五年(1825)春,大书法家何绍基(1799-1873)在济南得剪裱旧拓孤本,才使其面貌得以传世至今,后来虽有重刻本,但均不及何氏所得之孤本原拓传神。该墓志铭之拓本共十二页,每页四行,满行八字,现藏上海博物馆。
  一般说来,墓志铭从体例上讲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志,用散文叙述逝者生平;另一部分是铭,用韵文赞颂逝者之美德。当然也有仅有志而无铭者,或仅有铭而无志者。《张玄墓志铭》二者皆全,也是北魏墓志铭体例方面的典型代表。该墓志铭之志的部分,先介绍了张玄的籍贯(南阳白水)及先祖和祖父至父亲,又介绍了张玄蒸蒸日上的政治生涯(南阳太守)和三十二岁(太和十七年493)离世的短暂人生。接着说普泰元平(531年)其妻去世后,于当年十月共葬于蒲坂城(今山西永济)东原,当时远近之人均十分悲痛。铭的部分,则以韵文的形式高度赞扬了张玄的高尚品德与节操以及他去世后天地同悲、故生人为之刻铭而永传后世之事。
  《张玄墓志铭》原石已佚,加之张玄本人三十二岁即夭亡,虽然墓志铭中对他的评价很高,但其真实政绩和影响到底有多大,我们已不得而知了。所以说,此墓志铭拓本的流传,还是多赖其高超的书法水平。此志书刻俱精,书法字形略扁,有隶意,古质典雅;用笔方圆兼施,融北碑之俊迈与南帖之温雅于一身,是北魏墓志铭中之佼佼者。何氏在跋语中对该墓志铭评价甚高,曰:“化篆分入楷,遂尔无种不妙,无妙不臻,然遒厚精古,未有可比肩《黑女》者。”清包世臣(1775-1855)也说:此墓志铭“利如《隽修罗》,圆折如《朱君山》,疏朗如《张猛龙》,静密如《敬显隽》”。
  在清末推崇北碑的大风气之下,自该墓志铭之拓本流传之后,历代之临习者极多。从中汲取营养并成为一代大家的,首先要数拓本的发现者何绍基。何绍基,字子贞,号东洲、晚号蝯叟,湖南道州(今道县)人,道光进士,官编修。他博览群书,精通小学,尤以善书法名世。何绍基精通篆、隶、楷诸体,其楷书先从欧阳通《道因碑》入手,后广泛临习六朝碑版及颜楷,而六朝碑版中,又于《张玄墓志铭》用功最多,今仍有何绍基临《张玄墓志铭》传世,可谓形神兼备、超妙绝伦。
  《张玄墓志铭》孤本——一部并未留下书丹者姓名的北魏书法经典,何绍基——一位清代的湖南书法巨擘,济南——一座以泉水著名的山东省会城市,竟然在道光五年春的某一天,奇迹般地完成了书法领域一次伟大的时空邂逅。如果说《张玄墓志铭》是名马,何绍基无疑是伯乐,那济南呢?这座既与墓主人张玄墓地蒲坂城无关系也与何绍基籍贯毫无关联的山东省会城市,却成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也继而成为《张玄墓志铭》旧拓孤本传播出去的文化源头。
  (本文作者为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副院长,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