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原:“打孔家店”不等于反对传统文化
2015年04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 陈平原教授
     本报记者 肖龙凤
  在19日的《新青年》创刊百年研讨会上,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就“五四”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展开论述。“诸位如果走出文学界,会发现在不少场合,‘五四’是一个很负面的形象,‘新文化’不是一个好东西。”陈平原直言,“国学热”作为一种思潮已经蔚然成风,这也导致对传统文化持批评态度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经常被质疑批判。在他看来,“五四”的价值应该被正视。
    “五四”的批判立场及其历史原因
  19日上午,陈平原与众多学者分享了他对“五四”的思考。他说,在现代文学领域,“五四”新文化运动是正面的,值得表彰的,因为现代文学学科本身即与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在其他领域,如经济学界、大众社会以及国学领域,近年来,“五四”新文化运动被认为是“全盘反传统”、导致文化断裂的负面形象。
  在陈平原看来,“五四”新文化运动不仅影响了二十世纪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和社会变迁,其影响也延续到了今天。一个例证便是,现在无论是大众的日常交流,还是政府的公文或作家的写作,使用的基本都是白话。
  陈平原不主张将“五四”局限在1919年的学生运动,而希望兼及1915年—1922年间在神州大地渐次展开的文学革命、思想革命与政治革命,那才是“五四”最为迷人之处。
  不过,“五四”新文化运动也在面临着来自大众的挑战。陈平原分析:“现在大家对中国道路的自信越来越强了,因此也越来越强调传统文化的价值。在讲传统文化价值的时候,对传统文化持批评态度的‘五四’成为反面的典型。甚至很多完全不做文学、史学等人文科学研究的人,会用很决断的语气说,今天中国的很多问题,如道德问题、伦理问题,都是‘五四’闹下来的毛病。”
  陈平原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内部的复杂性,远非教科书的简要叙述所能涵盖。其内部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多元并存”;而经过几十年持续不断的“纪念”,今人对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巨大声势的描述,颇有夸张之嫌,所谓“全盘西化”的主张、“礼教吃人”的控诉、“打孔家店”的口号,在1920年代的中国,只是对于知识青年有较大的感召力。
  “‘孔家店’不等于儒家,儒家不等于中国文化。所以‘打孔家店’和批判儒家、反对传统文化,不是一回事情。”在陈平原看来,“五四”新文化运动存在极端、激进和绝对化等问题,但其批判的立场是有其历史成因和价值的,甚至可以称作是一次成功的“文化断裂”,“晚清到‘五四’这段时间,就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断裂。而中国文化史从一开始到今天,几千年一直连绵不断,从来没有断裂是不可能的。我们是不断断裂,不断修补、接续。”

  要不断擦亮“五四”这个牌子
  4月初,陈平原文集《“新文化”的崛起与流播》出版,在谈到《新青年》杂志时,陈平原给予很高的评价,“凭借其直面人生、上下求索的真诚与勇气、理想与激情,感召着无数的后来者”,“至于其提倡白话文、其改造大学功能、其建构‘五四传统’,都深刻地影响着整个20世纪中国文化的走向”。
  陈平原认为:“放眼看历史,在整个二十世纪中国,可以成为各界共同对话的对象,很可能就是‘五四’。虽然此后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那个时候建立起来的思想的、学术的、文学的、政治的立场与方法,至今仍深刻地影响着我们。一代代中国人,从各自的立场出发,不断地与‘五四’对话,赋予它各种‘时代意义’,邀请其加入当下的社会变革,一次次的对话、碰撞与融合,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思想格局。”
  “在中华文明史上,三百年、五百年后,后世看二十世纪中国,需要命名的话,很可能就是‘五四时代’。就像我们今天谈‘启蒙时代’、谈‘法国大革命’一样,‘五四时代’是一个涵盖性很强的概念,可以作为一个符号来命名二十世纪中国。”陈平原说,“我们要有这个自信——‘五四’能走得下去的,新文化还会有魅力的。只不过,我们必须不断地擦亮这个牌子,不断地跟它对话,不断地让它重新焕发生机,不断地让它介入到当代文化建设里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