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学点交流的艺术
2015年05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这位“老徐”所遇到的问题,应该属于人际关系的适应方面出了问题。其实从心理咨询的角度去看待这类问题,可以发现,心理问题产生后,多半都会影响到人际关系。反过来讲,人际关系的问题其实就是心理问题呈现的一个侧面。心理学家从各个角度研究发现,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即个性越健康,与人交往越主动积极,其人际关系也越融洽,越符合社会的期望,其工作绩效也越大。现代社会中,人际关系的确是非常重要的,无论在心理健康、情商以及成功的必备因素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
  我们从当事人叙述的内容中对他只有部分了解,可能不够全面,但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他的问题进行分析。
  首先,从他父亲的言语中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线索,那就是母亲对他的宠爱。过于受父母宠爱和照顾的孩子,往往内心缺乏独立,有较强的依赖性,其表现就是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较低。因此,他频繁更换工作的原因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因为与同事关系不好,导致心里不舒服。但实质上却是由于他本人不能够承受逆境,选择逃避所致。如果在他第一次遇到人际关系的问题时咬牙坚持一下,想办法找原因解决,哪怕暂时人际关系不好,但他在工作上努力做出些成绩,内心会增加成就感,他人也会对他表示出应有的尊重,这些对于他改善人际关系都会有所帮助。但他选择了放弃,更换了工作,于是问题一次又一次地重复。
  再者,老徐谈到自己人际关系最好的时候是上大学时期与他的同学一起打牌、上网看电影的时候。这些只能说明那时候大家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较单纯的关系他能处理得比较好,大家的交流也仅限于玩,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这样建立的关系其实并不深刻,只是暂时排解了寂寞而已。社会心理学谈到人际关系的定义是,人与人之间所建立的心理意义上的接触。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包含相互原则及交换性原则,也就是说需要交换一些有意义的信息、和情感上的相互支持为基础,而不仅仅是游戏、玩耍。要与他人建立较好的人际关系,就需要真诚地袒露心扉互相交流内心的真实想法,以获得心理上更多的相互支持。但这并不代表不讲究交流技巧。像老徐所说的“有不同的意见,大家又不是领导,该说就说,坦诚一点多好,但说完了,我就感觉别人好像对我意见很大,不说是怀恨在心吧,起码是得罪人了”,这说明,在交流中他可能不管青红皂白,一吐为快,他自己认为这是坦诚,可实际上这是一种缺乏智慧的交流。在表达不同意见时要注意表达方式,“交言有术,愉悦心理”说的就是交流的艺术,要考虑他人的心理需要,表达要让对方能够愉悦接受。要是言语中伤了他人,即使再多的客气和打水扫地,那也只是表浅的泛泛之交,而非心理意义上的接触。
  所以老徐要想真正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很好地融入人际关系中,应当全面、正确、客观地看待自己和他人,既不需要刻意追求自我的完美,也不要求他人的全面和完善。要加强自己人际交往知识方面的积累和交往技能的训练,以提高自己的社会知觉能力,包括对他人表情、言谈以及身体语言的觉察,学会设身处地地去理解他人的需要,而不是按自己的理解和需要去处理同事关系。另外,还需要对自己的个性以及能力加以磨练,心理学家的调查显示,人际交往中影响较大的因素包括好的个性品质以及个人的能力,所以老徐如果不能够走出家门,在工作中去磨练和提高自己的个性和能力,就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自身的个人魅力,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自己的人际关系的问题。
  丛媛(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心理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