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论坛
2015年05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益派咨询,对2003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受访者看来,当下社会声望最高的5个职业是:科研人员、大学教授、工程师、医生、律师。在被受访者认为声望较高的职业中,高级技术工人、大学教授、律师、医生不愿子女从事自己职业的比例均超过一半。(5月25日《中国青年报》)

  声望高却无认同感
源于行业“潜规则”

□史洪举

  按说起来,社会声望较高的职业,从业者必然会以此为荣,并渴望子女“子承父业”,但调查结果却出乎意料。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与规则缺失有关。有着精英之称的高级技术工人、大学教师,如果在职务晋升、论文评选时总是遭遇不合理的规定,自然会损耗其职业认同感;担当救死扶伤重任的医生,却要面对扭曲的医患纠纷解决方式,心里也免不了憋屈……
  这种对职业“潜规则”的畏惧,自然而然会传导给子女,也就是所谓的反对“子承父业”。这无关具体的职业是好是坏,关键的问题在于规则意识和规则体系的建立。正因如此,只有崇尚法治,确保权力受约束、权利受保护,构建良法善治下的健康社会运行机制,走出“潜规则”替代“显规则”的“互害型社会”,才能让劳动者对自己的职业多一些认同。

反对“子承父业”
不过是“围城效应”

□刘建国

  应该说,反对子承父业,根本上就是“围城效应”在作祟。由于自己长期从事某个职业,对于该职业中的种种弊端,已经清晰了解。而对于其他职业,由于自己未曾涉猎,往往都被其他职业的光鲜外表所迷惑,对其他职业的内心评价要高于自身职业。其实,这就是一个“围城”,某个职业圈子内的人,感觉圈子外的职业要更好。相反,职业圈子外的人也会对某个职业圈子内的人抱有同样看法。
  事实上,在职业评价中,“41%的受访者不希望子女职业与己同”,并不值得过度解读。对于每个职业而言,都存在优势,也存在弊端,关键是如何审视和分析,如何实现优势的最大化。从这个方面来看,父母几十年如一日从事某项工作,已经产生了职业腻烦心态,必然不希望子女走自己的“老路”,不忍心看到子女忍受自身职业所带来的“煎熬”。不过,即便当子女选择了其他职业,当“围城心态”依然存在,必然会将“围城效应”代代传递下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