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的诗人节
2015年07月0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身着传统泰服的孩子们
初中部诗歌朗诵
骑着“龙马”的勇士
  在心底深处,或许每个人都会期望一种诗意的生活,躬身行走在大地上,在匍匐前进的时候,在面临困苦的时候,那点文学和诗意,总是可以点燃我们心灵的光明,给我们的生活些许希望和温暖。所以动人的诗篇总是会打动人心、被人铭记,而创作这些诗篇的人,也就成为大家心灵的偶像,犹如迷途中的灯塔一般,在某些时刻指引生活前进的方向。
  6月26日,是泰国的诗人节,举国欢庆,所有的学校都会在这一天用各种形式庆祝。我们德教树强学校自然也不例外,之前听到过学生很刻苦的鼓乐演奏,看到孩子们卖力的舞蹈排练,但不知是什么节日和活动,诗人节前一天,中文部教师接到通知,诗人节当天学校会有庆祝活动,下午放学的时候,就看到教学楼前扎起了舞台,很多泰文教师在调试音响、布置舞台,学生也在彩排,才知道所有的那些排练,是为了诗人节。其实我对这个节日还真不怎么了解,为了明白参加的节日详情,上网了解了一下有关诗人节的相关信息。
  诗人节是为了纪念泰国最负盛名的诗人顺吞蒲而设立的一个节日,因为他生于1786年6月26日,所以每年的6月26日就被定为泰国的诗人节。顺吞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诗人之一”的泰国著名诗人,也是泰国历史上有名的“桂冠诗人”,被人们称为“格伦之父”,在泰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生于曼谷王朝一世,自幼随母入宫,在吞武里一所寺院里接受了启蒙教育,后做过文书。因与宫女簪恋爱被治罪,获释后去孟格亮城投奔他的父亲,写了《孟格亮城游记》一诗。他与簪结婚,却被她抛弃,后来的诗作大多寄托着对她的怀念。曼谷王朝二世时,顺吞蒲在朝廷任职,深受国王宠信,官至顺吞欧含、诗歌顾问与太傅。三世王继位后,以旧日嫌隙,削除了他的官职,顺吞蒲愤而出家。还俗之后,生活潦倒。四世王帕宗告时又受到重用,再次为官六年,直至逝世。顺吞蒲的作品有游记诗、诗剧、色帕(格律诗的一种)、长篇叙事诗、戛普(格律诗的一种)、格言诗、摇篮诗。
  八点半开始,小学和中学部的孩子们就在舞台上开始了庆祝活动,富有泰国佛教特色的音乐既沉着稳健、安宁祥和又具有极强的穿透力,整个学校都回旋着鳄鱼琴、二弦胡琴、都旺胡、竖笛的声音。孩子们表演了顺吞蒲的代表作长篇叙事诗《帕阿派玛尼》部分篇章。此诗是顺吞蒲作于1828年之前,共25500余行,结构宏大,人物众多,故事情节曲折复杂,是泰国最著名的古典作品之一。它叙述拉达纳国的两个王子帕阿派玛尼与西素旺被父王逐出国门后的奇异经历。帕阿派玛尼被水鬼虏去,并强逼成亲。8年后始得逃离。他在海上遇见帕惹国公主素婉玛丽,一见钟情,在战胜其未婚夫武沙林之后,成为夫妇,并当了帕惹国王。武沙林不甘失败,率兵来犯,被擒羞死。其妹拉薇公主前来报仇,全用女兵作战,帕阿派玛尼因迷恋拉薇公主而战败。素婉玛丽又打败拉薇。后经道士调解,共享太平。后来帕阿派玛尼落发为僧,素婉玛丽与拉薇亦出家为尼。这部长诗表现了善良与邪恶的斗争,其中有战场的搏斗,爱情的纠葛,神奇的法术,充满了浪漫主义情趣。
  大概是因为这个诗篇太宏大,孩子们只表演了部分篇章。古典的表演完成后,按耐不住的孩子们,就开始了现代才艺展示,那些穿着各种古典舞台服装的孩子们,在大家的欢呼声中跳着各种现代的舞蹈,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尤其是那个虽穿着美人鱼服装却是一位男孩的演员,表演特别有意思,他跳的是肚皮舞,整个身体激烈地抖动,既要跳得欢实,又要防止戴在胸前的假胸掉落,所以只能上下其手,动作滑稽,各种搞笑。
  除此以外,需要值得一提的是,我还发现了一个很特别的道具:好几个男孩胯下骑着一根长长的杆,杆尾带着一撮类似龙尾的装饰,虽然颜色和个头不一,但能看出是代表的同一种东西,并且男孩们在运用这个道具跳舞的时候,都是一样的动作,很是规整,一看就是一种不可更改的经典。和在场的泰文教师询问,得到的回答是:这是龙马,龙马就是帮助帕阿派玛尼获得美人鱼娘娥爱情的神兽,它可以在天上飞,可以在水上游,可以在地上奔驰,日行万里。在信佛的泰国人心目中,龙马不仅是神兽,还有辟邪的功能。
  遂想起咱们中国的“龙马精神”,绝大多数人对这个词的理解,大概都是:像龙像马一样,有精神。现在看来,这种理解未免有误解之嫌,龙马不是龙和马两种物像,而是龙马是真有其形:《龙马记》曰:“龙马者,天地之精,其为形也,马身而龙鳞,故谓之龙马。高八尺五寸,类骆有翼,蹈水不没,圣人在位,负图出于孟河之中焉。”《尚书·顾命》伪孔安国传谓:“伏羲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古代典籍的记载,证实了龙马这种瑞兽的存在,虽是传说故事,但在泰国,却几乎是对“龙马”是一种物像妇孺皆知。
  舞台庆祝活动进行了一上午,后续的活动持续了一天。孩子们表演了节目,朗诵了诗歌,还有进行了有关诗歌主题的绘画,用各种形式表现了自己对诗歌的热爱。中国的端午节刚刚过去,其实这俩节日虽是不同国家的,却也有相通之处:同是为诗人而设立的节日!但相比较而言,端午节给我的印象是停留在物质层面多一些,比如粽子,比如雄黄酒,比如龙舟;而诗人节的印象是停留在精神层面多一些,比如舞台剧,比如诗歌朗诵,比如全国的学校都会在这一天举行隆重的庆祝仪式。或许我们也应该反思一下,过了这些年的端午节,我们的孩子会背《离骚》吗?我们那些传统节日的来历和蕴含的文化意蕴,孩子们真的理解并消化了为自己所用了吗?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真的理解了自己国家最具代表性的经典的文化内涵了吗?除了放假外,教育作为生命成长的基点,可不可以把这些富含文化的传统节日,拿出时间和精力庆祝一下,把这些文化渗透到每一个生命中,沉淀为每个中国人心灵的坚实底蕴呢?这仅仅是我个人的浅见,只是看到这里,想到这里罢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