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前絮语】
定陶与汉陶
2016年07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徐静  

  提起菏泽,很多人都知道, “菏泽牡丹甲天下”,然而,与菏泽相距仅二十多公里的古城定陶,曾被《史记》评价为“天下之中”,陶丘一度享有古代十大名丘之首的盛名,相信知晓的人并不多。
  “山东古国系列”今天已登载到第十篇,我总觉得,在读过作者张九龙介绍的一个个齐鲁古国历史变迁的同时,这一处处千年古都曾经的沧海桑田也会跃然眼前。就拿这期介绍的曹国来说,尧和舜曾经在这里开创“尧天舜日”,制作陶器;西周封国,武王封六弟振铎于此为曹国,是当时重要的交通中心,第一流经济都会。在我国重要典籍《史记》中,司马迁盛赞此地,曰“其俗尤有先王遗风,重厚多君子”。
  其实,细翻此地地方志,你会发现更多的“惊喜”:孔子高足子贡、越国大夫范蠡先后经商致富于此。汉高祖刘邦曾在这里登基,开创了大汉王朝,堪称大汉王朝发源地。如今,在定陶西北部有处仿山,因历代国君死后皆葬于此,逐渐形成了“崇三十丈,延环百里”的墓地群。可悲可叹的是,曹国国君尽管倾尽国力修筑高阜,被记入史书的依然是“兄弟阋于墙”、无礼晋文公那些不成体统而把大好基业毁掉的荒唐事。
  尧治陶丘,舜曾在陶丘做过陶器。这期“镇馆之宝”介绍的也是一件陶器,不过它藏于东平县博物馆,堪称“鲁西民间第一厨房”,也被称为东平的文化符号。
  李泽厚曾说,汉代艺术对现实生活中多种多样的场合、情景、人物、对象甚至许多很一般的东西,诸如谷仓、火灶、猪圈、鸡舍等等,也都如此大量地、严肃认真地塑造刻画。尽管有的是作冥器之用以服务于死者,也仍然反射出一种积极的对世间生活的全面关注和肯定。这段话用在评价这件国家一级文物身上,实在是很合适。
  首先,汉陶厨房是1972年在对一处汉墓抢救性发掘时被发现的;其次,这件面阔27.8厘米、高36厘米的陶厨房模型保存完整,生活气息浓厚,真实再现了汉代民间厨房样式,尤其是灶台前圆雕妇人添柴催火的动作传神、神态悠然。“只有对世间生活怀有热情和肯定,并希望这种生活延续和保存,才可能使其艺术对现实的一切怀有极大兴趣去描绘、去欣赏、去表现,使它们无一遗漏、全面、丰满地展示出来。”
  作者周东升在去东平县博物馆走访时,尽管有人推荐了馆藏的晋代玉虎符(调兵遣将的凭证)为镇馆之宝,但在综合了文物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之后,他仍坚持汉陶厨房更具有“镇馆之宝”的气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希望读者们拥有属于自己的鉴宝、赏宝之心,就好。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