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一六年,十四万华工远赴欧洲战场
威海卫:一战最大的华工招募集结地
2016年12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华工辛勤劳作
  华工集结威海卫
   □陶遵臣
  12月11日,由法国邮政部门和中法文化教育交流基金会联合制作的一战华工纪念邮票在法国正式发行。今年是一战华工到达法国100周年,一战华工邮票的发行,正是为纪念那些曾经为推动一战结束做出贡献并影响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华工们。 
  资料显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和英国因劳动力匮乏,与中国政府签订招募华工合同,约14万华工远渡重洋到达欧洲。他们虽然没有奔赴战争前线,但积极参与了后方修筑铁路、公路、桥梁、战壕及农业生产等工作。一战后,许多华工扎根法国,成为第一批旅居法国的华人,同时也成为中法人民友好往来的桥梁和纽带。

    4.4万华工从威海卫出发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战争的巨大伤亡使交战各方兵员锐减,劳力奇缺。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使英法等国的人力资源紧张局面进一步加剧,为挽回颓势,英法等国把目光转向中国,招募华工解决战争需求。1916年10月,英国在威海卫设立招工局和华工待发所,英法传教士则在山东、直隶(今河北省)等地进行招幕活动。这些人员经过报名登记,体格初检、签订合同等手续之后,又被编排成班、连,开始队列、行军、体操等体能训练。经过短期集训之后,华工登上英法商船,被运往欧洲战场。目前的资料显示,在威海卫登船的华工至少有44079人,占十四万华工的31.5%。每十名华工中至少有三位,是从威海卫离开祖国的。
  威海卫(现威海市环翠区)在“一战华工”这个历史事件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因为英国招募华工的管理机构设在这里,其集结、训练、出发、通信等各种活动主要是在这里进行的。
  英国人把威海卫作为华工招募基地的原因有三:其一是可利用租借地的特权,设立官方招工机构,减少和避免中国官方掣肘。自从1898年占为租借地后,威海卫成为英国行使统治权的国中之国,办理招工当然方便。英国人在此设立了“大英威海政府招募华工局”,在济南、淄博等各地设立了分支机构,代表英国政府开展募工活动。其二是这里有现成的营房。威海卫殖民当局十几年前为了招募南非开矿华工,建立了一批营房设施,却一直未被使用,招募一战华工时正好派上用场。其三,也是最重要的,在威海卫便于招募山东为主的北方农民。山东农民身高体壮,吃苦耐劳,更能适应欧洲的气候,有利于管理指挥,发挥作用。因此,英国军方和租借地的殖民政府,紧密合作,分工负责,把招募华工的重心,由起初短时间的港粤,很快转移到威海卫,把这里作为最主要的招募基地,展开了大规模的募工活动。
  在“高丽口子”沙滩上军训
  英国人在山东和外省各地招募的华工,源源不断地来到招工局在威海卫设立的“华工待发所”,集结待发。待发所的位置在今天合庆山庄西侧一带的山坡上,遗迹已不存。招募来的华工经过查体检疫、照相登记、按手印、戴“手镯”等程序后,换装编组,按班、排、连的军事编制组织起来,每日在“高丽口子”的沙滩上,由英国军官指挥,开展军事训练,等待来船出发。
  集结时间少则一周,多则半月二十天。人多时,可集结上千甚至几千人。营房不够,就临时搭设帐篷。为了管理集结的华工,英国人在这里设置了庞大的办事机构,食堂、医疗、防疫、军需、行政办公、军官餐厅和宿舍等设施一应俱全。当年这一带,招工的英国人,训练中的华工,送别亲人的家属,各色人等齐聚,一时人声鼎沸。
  经过集结训练的华工,等到英国军方安排的远洋轮船到来后,立即登船出发。现在看到的资料记载,1917年1月18日至1918年1月7日的一年时间里,就有“透克罗斯”号、“安提罗科斯”号、“俄国女王”号等24条远洋轮船,来威海卫载运华工。一般是每个月两三条,最多的是1917年4月份,来了5条。4月2日那天一下子就来了“开平”号和“日本女王”号两条。这些船,小的能乘千把人,大的可运两千多人,最大的一条装载了近3800人。
  为了躲避德国潜艇,华工船在海上走得不快,一般要漂荡三四十天,有的甚至是三个多月,才能到港。多数是到英格兰岛西北的海港利物浦下船,也有的直接运到欧洲的港口,如法国马赛港、阿佛尔港。还有很多是在美国西部港口,用火车转运,横穿美洲大陆后,再登船运往欧洲。后来,因为高丽码头水深不够,华工上船需要转驳倒运,英国人嫌登船速度慢,加之威海不通火车,华工开始转到青岛登船。
  家信、薪水通过统一邮箱寄至威海卫
  参加一战的华工,身处举目无亲的异国他乡,与国内的联系,全靠往家里寄信。华工们多是文盲,识字的不多,有的甚至连“大名”都没有,许多人是在招工时临时起个“张三”、“李四”、“王五”之类的名字。为了方便他们写信,也为了不因发信地址暴露军事秘密,华工的信件全部通过军邮,集中寄发。管理当局印发了格式信封,地址统一印为“大英威海政府招募华工局在法国×号”。这个号,就是战场上华工营的邮箱编号。信封上还印着“中国人书信必收入于中国人邮箱,如不投此箱内,怕送不到”。然后集中打成军邮邮包,通过邮路寄送到威海卫租借地英国邮局。
  到了威海卫,再由招工局转送到卫城里的中国邮局,分寄各地华工家庭。各家的回信也是用格式信封,寄到威海卫的招工局,由招工局按邮箱号码寄回在法国的欧洲战场华工营。华工们节省下来的薪水,也是通过这个联系渠道,汇寄到威海卫,再由招工局的职员,或是通知家人领取,或者分寄。为此,统一格式的信封上还注明“汝票号必书汝姓名如同”。
  据记载,英招华工每月寄回国内的信件大约有50000封,从国内收到信件大概有15000封。几乎不识字的华工,很难注册登记出准确清晰的家乡地址,有了威海卫这个联系地,能把信件和汇款寄回国内,他们对家乡有了实实在在的念想和寄托。
  华工到达法国后,随即被编为华工军团,配属到英法联军作战部队从事挖战壕、运弹药、埋尸体、修路架桥等战勤服务,还有不少被迫投入战斗。华工们的命运非常悲惨。有的被虐待致死,有的染病而亡,有的则因饥饿与劳累抛尸他乡,而在敌机轰炸中遇难和在战斗中阵亡的更是不计其数。 
  华工输出本身就是一段辛酸而沉重的历史,大部分华工都是为生计所迫,他们背井离乡、妻离子散,尽管最后有幸存回国的,但很多人因繁重的苦力劳动和恶劣的生存环境客死他乡。当时到达欧洲的华工14万人,仅在英法军队中死亡和下落不明的就接近2万人。目前,在法国和比利时境内有华工墓69处,规模最大的是位于法国北部努瓦耶勒市的诺莱特华工墓,葬有华工842名。
  华工是来自社会最底层的一群农民,出国动机非常单纯、朴实,但他们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功绩不容低估。威海卫作为一战期间最大的华工招募基地,也因这段历史渊源,在中外交流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值此回眸百年历史,愿国人记住一战中的华工,愿世界永远和平!
(注:本文资料来源威海市档案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