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前絮语】
以工代兵
2016年12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徐静

  这周,看了好莱坞名导梅尔·吉布森拍摄的《血战钢锯岭》,尽管对枪林弹雨的血腥战争场面并不“感冒”,但是当主人公多斯在悬崖前救下一名名战友后说出“one more”时,我还是被深深打动。这部影片将信仰的奇迹与历史的真实融合在一起,它取材于荣誉勋章获得者、战地医护上等兵德斯蒙德·多斯的传奇故事。多斯在战场上没有放过一枪一弹,他也是第一位获得美国最高军事荣誉的非战斗人员。
  充满杀戮的战场上,微弱的生命原来也可以比枪炮更耀眼,也更真实。 
  从二战回到一战,从战地医护兵到战争后勤工,从山东威海卫到法国西北小镇努瓦耶勒……我在编辑本期人文周刊的稿件《威海卫:一战最大的华工招募集结地》一文时,不由自主地会产生很多联想。
  作者写这篇稿件有个由头,12月11日,一战华工纪念邮票在法国正式发行,这套为纪念一战华工到达法国100周年而出的邮票共10张,分别记录了华工赴法、到达战区、在军队中劳动以及法国设立的华工墓园等场景。整个一战期间,英法两国共在中国招募了约14万华工,其中,英国招募华工约10万,法国招募华工约4万。有数据统计显示,在14万华工中,超过80%来自山东省。
  威海档案馆保存着国内最丰富的一战华工史料,作为当年英国租借地的威海卫,正是最主要的华工赴欧起点。统计显示,在威海卫登船的华工至少有44079人,每十名华工中至少有三位,是从威海卫离开祖国的。主要的招募地、集结地、出发地、联系地,这就是威海卫在“一战华工”这一历史事件中的位置。
  华工们远赴万里以外的欧洲多是为了优厚的报酬,他们不仅准备迎接危险未知的残酷战争,还要面临家庭的阻力。据说有一个姓韩的华工,家人为了阻止他应募,让他大哥专门到火车站去劝阻,但韩姓华工一定要去,他大哥无奈,只得剪下他的辫子回家向父母复命。由此看出,这批赴欧华工多具有较强的冒险精神。
  按照最初约定,华工的工作是以工代兵,并不参战,但事实上华工的工作无不与战争相关。在工作安排上,法招华工多被安排到军工企业,而到一战后期中国向德国宣战以后,法国把中国劳工推向了最前线:运送伤员与弹药、在战壕中修缮掩体、维护机枪阵地,甚至还曾在一场战役中与德军直接肉搏……
  100年前,14万来自中国最底层的劳工来到欧洲,他们希望靠勤劳的双手过上更美好的生活,而英、法方面多是将他们视为身体强壮、听话顺从的“工蚁”。作为一战中的一个特殊军团,14万华工的付出加速了一战的终结,但他们当中的个体,却仿佛历史长河中一粒粒微尘,难以被人察觉。很多华工,留在历史中的记录仅仅是招工合同上的一个名字,又有很多人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只在合同上按了一个手印。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