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揪着“罗斯柴尔德”不放了
从《货币战争》到马克龙,阴谋论者为何一直没长进
2017年05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梅耶·罗斯柴尔德
  罗斯柴尔德五兄弟
     《你以为法国帅哥总统是个完美情种?幼稚!小心剧情反转,三观尽毁哦》,本周,这条由网络写手周小平炮制的标题冗长且含有错别字的文章,意外刷屏很多中国人的朋友圈,甚至惊动了中法两国主流媒体出面辟谣。该文不仅声称法国新总统马克龙是个靠妻子家族上位的“小白脸”、“法版祁同伟”,更煞有介事地分析说,这场选举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处心积虑的“操盘手”,那就是一直暗中支持马克龙的“欧洲金融主宰”罗斯柴尔德家族。
  怎么又是罗斯柴尔德家族?如果你喜欢混迹于各大网络论坛国际版,或是对近年来微信上风行的各色阴谋论有所耳闻,一定会发出如此疑问。这些捕风捉影的传闻背后,真相究竟如何?今天我们就来深扒一下这个阴谋论者们很喜欢的家族,以及有关它的种种阴谋论。

  本报记者 王昱          

谣传:无所不能的幕后黑手
  在英国畅销小说《哈利·波特》中,有一个法力无边、诡计多端却极少露面的黑魔法大师伏地魔。而在喜欢从微信“深度国际分析文”中了解世界大势的中国读者那里,传说中的犹太富商罗斯柴尔德家族俨然也是一个伏地魔般的存在。在传说中,这个家族近年来忙着在世界各地“搞大新闻”: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世界金融海啸,有人说这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的阴谋;2014年,马航MH370班机失联,有人说这是罗斯柴尔德家族为了保住自家专利芯片而采取的最终手段;2015年和2016年出现的外资从中国金融市场出逃迹象,造成股市不正常波动,“罗斯柴尔德家族做空中国”的传言甚嚣尘上。
  由于罗斯柴尔德家族在中国流行的各种阴谋论中频繁出镜,它和共济会、“盎格鲁撒克逊计划”被戏称为“中国阴谋论者的三大梦魇”。这实在让人奇怪,中国人怎么突然对一个远在天边的犹太富商家族如此感兴趣?
  罗斯柴尔德传说在中国的始作俑者,是曾旅居美国的中文作家宋鸿兵。2007年,他的《货币战争》在中信出版社力推之下横空出世,该书给读者们讲述了一个耳目一新却又惊心动魄的故事:200多年前,欧洲有一位犹太银行家名叫梅耶·罗斯柴尔德,他将自己的5个儿子分别派往欧洲各地拓展事业。罗斯柴尔德五兄弟通过联手协作共同操控了整个欧洲经济,他们先是通过在幕后操纵拿破仑战争大赚一笔,而后依靠雄厚财力深入各国政府和宫廷,挑动欧洲大国互斗并从中牟利。在之后的200年中,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后代们延续着先辈们秘密掌控世界的习惯,为了集聚财富,他们不惜策划了两次世界大战,制造经济危机和石油危机。如今,罗斯柴尔德家族联合世界各国的大财团,共同缔造了一个秘密团体“世界银行家集团”,躲在各国政府背后秘密操控整个世界……
  虽然《货币战争》自出版之初就不被严肃学者认可,甚至被讥讽为“《货币战争》在经济学上的地位,就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冶金学上的地位”,但不可否认,这本书出版的时机实在太好了。该书面世一年后,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而来,其最大特点就是资本展现出的空前破坏力。这种前所未有的景象,让中国读者们一下子想起了《货币战争》中以发国难财为能事的资本家。于是,以罗斯柴尔德家族为主角的各类次生阴谋论开始粉墨登场,网络写手们都开始照着宋鸿兵先生的脚本,编纂起罗斯柴尔德的新故事来。
真相:过气的欧洲“背锅侠”
  当中国网民满怀恐惧地讲述着罗斯柴尔德家族把控世界的传闻时,他们可能并未想到,他们说的这些其实都是欧洲人玩剩下的。有关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传言在中国大行其道之前,该家族已在欧洲当了一百年的“背锅侠”。
  有关罗斯柴尔德家族最早的“黑材料”,出现在19世纪中期的法国。当时,罗斯柴尔德五兄弟中,在英国发展的内森·罗斯柴尔德的事业已经没落,但他在法国的兄弟詹姆斯这一支生意却越做越好。恰逢当时法国金融业开始出现托拉斯化的势头,罗斯柴尔德家族在法国兼并了大量小银行家的资产。这些心怀不满的银行家们当然要图谋报复,于是,1886年,一名法国作家搜集了关于罗氏家族的大量谣言后,出版了《法国的犹太人》一书,指责罗斯柴尔德家族控制了法国经济,剥削法国人。该书一出版,就获得不亚于《货币战争》的“好评”,一年内卖出65000本。
  《法国的犹太人》最重要的“创新”,是将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发迹与拿破仑滑铁卢战败联系在一起。由于当时的法国人还沉浸在普法战争失败的痛苦中,因此对拿破仑一世十分怀念。作者巧妙地将这种怀念转化为对罗氏家族借滑铁卢战败发国难财的憎恨,法国19世纪末的反犹、排犹风潮由此而起。
  有趣的是,20世纪的德国纳粹,几乎完全照搬了法国人的这一思路。只不过,这一次罗氏家族需要负责的,是德国在一战中战败。1921年,希特勒在纳粹党的杂志上撰文,首次指称罗斯柴尔德家族是在一战中“控制亲社会主义运动媒体的几大犹太资本家之一”。在之后的纳粹叙事中,罗氏家族被描绘成为了牟取商业暴利断然撤资,导致德国在一战中战败的“十一月罪人”(德国一战投降是在1918年11月)。
  德国纳粹还花大力气对“罗斯柴尔德家族阴谋论”进行系统化讲述:在1940年的电影《罗斯柴尔德:在滑铁卢的红利》中,罗氏家族投机滑铁卢的故事最终成型。在电影《顽固的犹太人》中,纳粹更进一步称欧美已被一群犹太银行家控制,这伙“恶势力”的代表自然又是罗斯柴尔德家族。《货币战争》中绘声绘色描述的“犹太银行家控制了美联储”的传言,最初版本即出自这部电影。
反思:为何痴迷阴谋论
  行文至此,我们可以看出,有关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种种神话,其实都是不同时代的人出于不同目的而拼凑、累加出来的。它有一个所有谣言都有的特点,即越编越真、越吹越玄,宛如一场谣言接力赛。
  而在现实中,罗斯柴尔德家族远没有传言中那般风生水起。二战中,罗斯柴尔德家族不仅名誉受损,自身实力也受到极大打击,很多家族成员被纳粹迫害、关押,在德国、奥地利的财产几乎被全部没收,几代人搜集的艺术品也都落到纳粹手中。时至今日,罗斯柴尔德家族只能算是一家二流的投资公司,其市场地位与影响力微不足道。无论是按股票与债券承销、交易及企业并购业务的市场份额,还是按旗下管理金融资产的规模,该公司都排不上世界前十名,更谈不上主宰全球金融市场了。至于什么“资产50万亿美元,顶2200个马云”、什么“操控法国政治,扶持马克龙做傀儡”这样的“壮举”,恐怕只能由阴谋论者在网文中替罗斯柴尔德家族来实现了。
  为什么总有人喜欢阴谋论?这恐怕是个更有意思的问题。
  从最初心怀不满的法国商人,到用心险恶的德国纳粹,再到道听途说的半吊子经济学家宋鸿兵,最后到扯谎不打草稿的周小平,我们可以看到那些关于“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谣言是怎样一步步历久弥新的。事实上,除了罗斯柴尔德家族,其他诸如共济会、骷髅会之流的谣言,都在中国流传甚广。其实,如果传谣者肯多读几本正经书,就会发现这些说法都是在西方早已被戳穿的旧谣言。这些洋垃圾被进口到中国后,销路居然如此之好,套用杨绛先生那句讽刺——“你们的问题,在于读书太少,却想的太多。”
  2007年最初版《货币战争》的推荐语中,有这样一段惊心动魄的文字:“《货币战争》一书,如果不是在中国出版,而是以英文或任何一种西方语言文字出版的话,恐怕早已被罗斯柴尔德家族探知,并采取一切或软或硬的手段,进行拦截……”这样火药味十足的描述当然很有利于引人买书,但如果真将它“以英文或任何一种西方语言文字出版”,则难免会出洋相。比如这次周小平杜撰的那篇文章,最终就招来了法国媒体的嘲笑和打脸。阴谋论的喜好者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即便眼下的中国暂时杜绝不了阴谋论,也至少应该编点新花样,老在拾人牙慧的旧词儿上做文章,是很容易露馅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