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古时称“海曲”
2017年06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张所昆
  “海曲”,在日照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字眼,它是日照的别称,也可以说是日照的代名词。走进这座城市,资格最老、名气最大的马路叫“海曲路”;开辟最早、影响最广的公园是“海曲公园”;当地有一本文学刊物,直接取名《海曲》……
  日照缘何如此青睐“海曲”?盖因日照古时曾名“海曲”。光绪《日照县志》载:“(日照)汉属琅琊郡,为海曲县。又为昆山县。后汉,昆山县废,改海曲为西海县,属徐州琅琊国”。人们平常所谓的“海曲”,其范围大致为现今的东港区、岚山区、五莲县、莒南北部、诸城南部及胶南西北部。
  “海曲”之于日照,犹如“金陵”之于南京,“齐鲁”之于山东。在日照人心目中,“海曲”二字,非日照莫属,只可为日照专享——可事实并非如此,日照人有所不知,国内有一个地方看待“海曲”,与日照有得一比——这个地方是上海市原南汇县城(南汇县后来改为南汇区,2009年划归浦东新区)惠南镇。要知道,“海曲”也是惠南的古称,大约两千多年前,由“扬子江水出海后受海潮顶托,折旋而南,与钱塘江水在此交汇”而成陆,故称“南汇嘴”,曾称“海曲”。惠南人与日照人一样,对“海曲”二字一直怀有深厚的情感,清代南汇地区文学作品中有一部选辑,书名就叫《海曲诗钞》;南汇地区近年举办书法、声乐等文化活动,还每每冠以“海曲墨韵”“海曲乡音”等主题。
  日照古称“海曲县”,是不争的史实,但是,史书中对于“海曲县”,却存在记载混乱现象,已知有两处:其一,《汉书·地理志》有两“海曲”。一属琅琊郡,注云“有盐官”;一属东海郡,注云“莽曰东海亭”。琅琊郡之“海曲”主要是指原来的日照县,这是没有争议的;但东海郡之“海曲”,其所指就不那么明确了。史籍《寰宇记》指称海州怀仁县(今江苏赣榆县);还有的史料称,此“海曲”故址在今江苏省灌南县;清朝著名学者、嘉定人钱大昕,以及清朝地理学家、常州人李兆洛都认为,东海郡之“海曲”实为“海西”,这是当时的书写之误;《辞源》“海西”词条,称其故城在今江苏东海县南。——东海郡之“海曲”究竟在哪,是否真是“海西”讹传,真让人有些捉摸不透。
  其二,《续青州志》有两个“海曲县”。光绪《日照县志》疆域志:“《续青州志》据《水经注》,以娄乡城为海曲县。考《水经注》,涓水出马耳山,北径娄乡城东,又分诸县之东为海曲县。按此,则娄乡城与海曲,显为两地,而琅琊海曲,实无两地也。”——两个“海曲县”在打架,耐人寻味。
  在现有的史籍里,记载汉代“海曲县”的内容少得可怜,从所能查到的史料看,“海曲”地名的消失,都是与吕母起义拴在一起的,但却语焉不详。细细琢磨有关记载,也还有令人困惑之处:吕母杀县宰,一时可以颠覆地方政权、可以摧毁海曲县城,但堂堂“海曲县”建制咋就说没就没了呢?熟悉王莽篡汉历史的人都知道,王莽热衷乱改国家和地方的政区,还喜欢一再改易地名,这不能不让人产生怀疑:“海曲县”的消失,会不会与王莽改制相关?——当然,这只能算是一种猜测,因为难以查找证据。
  “海曲”县名可谓不明不白地退出了历史舞台,其中定然掩藏着不为人知的真相……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