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舞台上更需要“钉钉子”精神
2017年11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评论员 沙元森
  在这个不足半平方公里的小社区,陈翠叶不负“小巷总理”的称号,最终在小舞台上让平凡的自己焕发出精彩。不因事小而不为,兢兢业业,三十年如一日,这就是最生动的“钉钉子”精神。

  12日,济南市历下区民政局发出倡议,号召全区民政干部和社区工作者学习陈叶翠。像陈叶翠那样认真干好自己的工作,就是对陈叶翠最好的纪念。
  陈叶翠有很多优点值得我们学习,比如她待人诚恳,对事认真,对困难群众有热心肠,对不公现象敢于硬碰硬。但是,她最让人敬佩的还是不因事小而不为的执著。
  一个社区工作者,忙忙碌碌一辈子,论职务连个“芝麻官”都算不上,论收入也不能与“成功人士”相提并论。陈叶翠能在琐碎的家长里短中不改其乐,一定是从中找到了成就感。在这个不足半平方公里的小社区,陈翠叶不负“小巷总理”的称号,最终在小舞台上让平凡的自己焕发出精彩。不因事小而不为,兢兢业业,三十年如一日,这就是最生动的“钉钉子”精神。
  年仅33岁时,陈叶翠从地矿局宣传干事的岗位上转行干社区工作,在很多人看来,事业应该是走下坡路了。确实,在机关里守着气派的“八抽屉办公桌”干宣传,而到了社区走家串户连坐“马扎”的机会都不多。但是,陈叶翠没有看重这些,她把心思都放在了工作上。在社区里干,没有让人成名立业的“快速通道”,每天面对的都是常人眼中的“小事”。可贵的是,这些事在陈叶翠眼里从来都不是小事,她随身带着本子,把居民们生活中的难题记下来,用蚂蚁啃骨头的劲头一点一滴地做。时间是公平的,这些年来陈叶翠一次次地高票当选居委会主任,如果没有真正给居民获得感,是不可能赢得高度认可的。在上万人居住的开放式老旧社区,一个社区工作者能取得这样的“政绩”,很了不起。一人出彩,万人受益,陈叶翠成就的事业已经超越了很多人。
  社区工作虽然琐碎,但是要做好并不简单。陈叶翠有韧劲,更有巧劲。她在工作上有许多创新,保障社区居民的发言权、知情权、选择权,以民主促自治。社区事,居民议,大家管,形成了良好互动。不断化解矛盾,持续促进民生,能这样干事自然就不觉得苦了。今天学习陈叶翠,不一定非要照搬她过去的工作方法,因为社区是在不断发展的,做好社区工作也要与时俱进。
  陈叶翠走了,她执著做小事的精神应该留下来,激励更多身在基层的人聚沙成塔,积小胜为大胜。在这个社会上可以干大事的人终究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要在一个小舞台上折腾,在“最后一公里”忙活。事业有大小,职业无高低,一个人只要认认真真地干,一样可以通过服务他人来成就自我。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