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职院获全省技能大赛一等奖
探访济宁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和育人之道
2017年11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技能大赛现场。
  高标准计算机实训环境。
     12日上午,2017年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学生组“云计算技术与运用”项目比赛在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拉开帷幕。来自全省29支高职院校的代表队齐聚济宁,展开激烈角逐。作为参赛队之一,济宁职业技术学院代表队喜获一等奖。作为全省知名的一所综合类高职院校,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在专业建设和育人体系上秉承了怎样的理念?如何为学生打造从学院到社会就业的完美通道?本报记者进行了探访。
  承办省级技能赛事,代表队喜获佳绩
  11月12日上午,2017年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学生组“云计算技术与运用”项目比赛在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拉开帷幕。来自全省29支高职院校的代表队齐聚济宁,展开激烈角逐。作为参赛队之一,济宁职业技术学院也派出了三名学生选手,并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娄中华是济宁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软件技术专业的大三学生,同时也担任着本次大赛济宁职业技术学院代表队的队长。“感觉试题难度适中,我们三名队员配合默契,答完所有试题后还剩下1个半小时的检查时间。”去年也参加过大赛的娄中华认为,今年的试题更具实用性,“试题和企业大数据的运营和维护关联度较高,这也为我们下一步的就业提供了难得的练兵机会。”
  谈及为比赛所做的准备工作,娄中华告诉记者:“我们多以国赛的题库和要求作为日常练习的标准。”虽然团队9月份刚刚组建完成,但学院和选手们却做了充分的准备,“学院老师全程指导,选手们也积极努力备战,可以说除了吃饭、睡觉,其他时间大家几乎都在机房中度过。”
  此次赛题由大赛组委会指定专家命题制卷,大赛项目与题库设计体现行业产业发展的前沿、专业与职业发展的导向。比赛中,参赛队伍要完成一整套系统开发,先搭建基础平台,再在平台上搭建基础的软件包,然后再根据软件包开发软件,“这对所有参赛选手专业的熟练程度和知识储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大赛组委会一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经山东省政府同意,山东省教育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农业厅五部门联合决定,自2009年起,每年举办一次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2017年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云计算技术与应用”赛项在济宁职业技术学院举办,是学院信息技术类相关专业实力的体现,也进一步促进了产教融合和专业改革和专业建设更好更快的发展。
  打造“拳头专业”,培养顶尖信息技术技能型人才
  作为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具体负责选手选派培训的“实施者”,电子信息工程系遵循学院“积极适应、适度超前、服务产业、支持转型”的专业建设思路,主动对接区域主导产业与战略新兴产业,积极增设新专业、改造传统专业,形成了以云计算技术与应用、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软件技术为拳头专业,兼有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等专业的新信息技术专业群。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主任周卫东介绍说,本专业群拥有1个中央财政支持“专业服务地方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建设专业,1个省特色专业,1个“3+2”专本贯通培养试点专业,1个省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省人社厅主体专业,1个省名校重点建设专业,牵头开发山东省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同时是省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基地。
  “随着《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的提出以及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专业人才备受社会青睐,供不应求。”周卫东说,他们抢抓人才培养机遇,于2016、2017年成功申报云计算技术与应用、大数据技术与应用2个教育部新增专业,学院也成为省内较早拥有这两个专业的学校之一。
  以“联合企业建专业,签订协议再申报”为原则,与南京55所、联想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深度合作,开展校企合作专业共建,共同培养云计算、大数据人才。校企共同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制订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共建课程,共推教改,全面推进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实训环境、顶岗实习、专业文化与就业岗位直通。
  此外,校企共选专业带头人(学校1人,企业1人),每学期均有企业工程师进校授课,将企业最新技术转化为教学内容,安排学生进入企业进行见习、跟岗、顶岗等实践教学活动,使企业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保证培养质量,学生毕业即就业。
  创新专业建设   毕业生就业率98%以上
  作为全省知名的综合类高职院校,济宁职业技术学院设14个教学单位及14个研发机构;开设紧密契合地方装备制造、文化旅游、全省全国“新硅谷”等支柱产业发展需要的16大类62个专业,建成了机电、数控、汽车、软件等11个优势专业和专业群,拥有央财支持专业2个,省级品牌专业群1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与本科贯通培养省级试点专业2个,现代学徒制省级试点专业1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4个,合作培养预备技师省级试点专业1个,省级主体专业3个,省级校企共建专业1个。
  学院坚持融入产业、服务地方的办学定位,重点发展机电、汽车、软件等优势专业群,新增新能源汽车技术等6个专业,紧密契合了济宁市重点打造装备制造、全省全国“新硅谷”等产业发展需要。同时,坚持以“携手名企、结伴行业”为实施路径,以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为合作纽带,校企共建“山推机电学院”等5个二级学院建制的“点对点”校企共同体,济宁市汽车职教集团等3个职教集团体制的“点对面”校企共同体,软件技术等4个专业理事会,初步形成了“大企业主体、多元化参与、生产性实训、企业化培养”的合作模式,校企资源得到有效整合,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得以逐步实现。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创新校企一体招生就业模式,携手如意、惠普等大型企业联合招生、订单培养。实施了夏季高考、春季高考、单独招生、中高职贯通、专本贯通、校企合作、中外合作等招生制度,招生专业覆盖了地方全部主导产业。近三年招生工作连创新高,夏季高考录取分数线在全省排名中每年上升10余个位次,省内一志愿上线率达到110%,录取报到新生连年突破5000人。同时,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成立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实施院系两级管理,打造专兼一体就业创业指导队伍,率先建成了大学生实体创业基地,校企共建了创业学院,开展了创业培训、创业项目路演大赛等系列活动,学生就业创业竞争力显著提升,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8%以上。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