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海子归来
2018年04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海子在昌平的家中
   □本报记者 于悦
  每年春天,诗人海子都会以不同形式在人们心中“复活”,他的长短诗被人集体朗诵;他位于皖南的家乡查湾村,也经常迎来纪念的人群;甚至他最为人关注的自杀始末,也一再被讨论分析。这是一个被神话的诗人形象,带着上世纪80年代自由叛逆的精神而来,又在呼啸而过的列车中与那个时代告别。在离开海子的第29个春天,他的诗歌出现在课本、朋友圈、诗歌会……海子在春天的归来,总在提醒着那个曾经属于诗歌的年代。
>>纪念海子  一个时代的神话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纪念一个诗人最好的方式是读他的诗,3月25日,正处于海子的生日(1964年3月24日)与忌日(1989年3月26日)中间一天,济南的二十多位诗歌爱好者聚集在山东书城,参加“念想海子”诗歌朗诵雅集,他们轮流上台朗诵海子诗歌,用自己的声音纪念着这个早逝的传奇诗人。
  这些天,线上线下都在举办海子的纪念活动,微信公众号“明白App”策划了名为“失去海子的春天”的线上活动,6万多人观看直播,“悼念海子”的微信群里短短几天就聚起了700多个人,他们在群里贴出写给海子的诗,分享朗诵海子诗的音频。在海子逝去的第二十九年,他的作品和人生经历仍在被广泛热议,从未有哪个诗人如他一般在特定的日子里被集体怀念。
  虽然生前落寞不被认可,逝去后的海子却成了一个神话般的存在。在走访海子家乡的时候,学者程广云发现,崇敬海子的人每年春天会从四面八方聚集在海子墓前,将纪念海子变成不可阻挡的趋势。“海子代表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他的诗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焕发出内在的生命力,这一点他自己没想到,诗歌界也没有想到。”山东政法学院教授、诗人赵林云是海子诗歌的喜爱者,他还曾到德令哈参加海子青年诗歌节活动,跟海子的家人至今仍有交往。从2013年开始,赵林云开始在济南举办纪念海子的活动,每年将喜欢海子的人聚在一起读海子、念海子、颂海子。
  从1984年的《亚洲铜》到1989年的《春天,十个海子》,年轻的海子创作了近200万字的诗歌、诗剧、小说,尽管其中有些并不完整,却并不影响这些诗歌被反复传诵。
  “不管是对生命、对存在和对文化的深度思考,还是天才的想象、迸发出的激情,对历史深处的回望,都让海子的诗歌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这也是他的诗至今还受到不同年龄段的人喜欢的原因。”赵林云说,我们至今还怀念海子,其实是因为我们对诗歌和文学的热爱在他身上找到了对应。
  与海子、骆一禾并称为“北大三诗人”的西川曾在文章《怀念》中预言:诗人海子的死将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神话之一。这个预言应验了,海子在诗歌界早已成了神话般的存在。“在网络没有发达的年代,海子的诗大热,不仅因为他的文本,他的行为本身也推动了诗的传播。”济南市文联党组书记刘溪认为,作为诗歌发展线上的一个标志性人物,纪念海子也有利于推动诗歌在今天的普及,也能推动新的诗歌形式往前发展。

>>追忆当年  诗歌的黄金岁月
  海子活跃的上世纪80年代属于诗歌。彼时,“文革”十年动乱刚刚结束,伴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思想在禁锢了多年之后,重新焕发生机,这是一个属于文学的时代。诗歌作为最能直接表达人们感情和思想的载体,成为这股文学热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几乎每一所大学都成立了诗社,以至于后来有人回忆这段时期时,经常会提到上世纪80年代是理想主义的,那是一个不读诗无以言的时代。而带着叛逆精神的朦胧诗打破了传统创作原则,很快成为新诗的代表。
  以食指、北岛、舒婷、顾城等为代表的朦胧诗人运用隐喻、象征、意象等艺术表现手法,给人以独特的审美感受,强调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注重对人性和人道主义的呼唤和自我情感的抒发,这种对过去的反抗精神鼓舞了更多人投入到诗歌的创作中。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朦胧诗的出现,是现代诗在建国以后的一次重新复苏,海子就是后朦胧诗时代出现的,他是属于农业社会的诗人,生长在农村查湾,所以诗中总是充满麦地、太阳、村庄、山楂树这些意象。”刘溪说。
  将上世纪80年代诗歌热推向高潮的是一次“大展”,1986年10月《深圳青年报》和安徽《诗歌报》联合举办中国诗坛1986现代诗群体大展,发表了64个流派、100多位诗人的作品。这场诗歌盛宴使一大批新生代青年诗人登上诗坛圣殿,诗歌开始走向多元和分化。
  许多经历过上世纪80年代的诗人都觉得,那是诗歌的黄金时代。在赵林云的回忆里,那时人人都写诗,“我在1978、1979年开始接触新诗,1980年开始写诗,1985年开始发表诗歌,大学时虽然学了医学专业,又改行自学考了山东师范大学的研究生,人生经历跟诗歌的发展脉络基本一致。”他认为,上世纪80年代初诗歌承载了思想解放的任务,像北岛的“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在当时甚至起到思想宣言的作用。
  “所有上世纪80年代的人都有文学情结,那时理想主义盛行,我们私下里都会写诗,我对北岛的诗比较感兴趣,正好西方诗人艾略特、李尔特的诗都流行到国内,我们传阅后吃惊不已,原来诗竟然还可以这么写。”刘溪至今记得当时的那种激动。
  山东师范大学教授袁忠岳回忆,上世纪80年代商品潮还没有兴起,人们刚刚从禁锢的思想中解放出来,呼吸到了自由的空气,“和此前千篇一律的政治化诗歌不同,出现了真正能表达自己内心的诗,海子就是其中一个,他写自己的爱、孤独、伤感,让看到的人眼前一亮。那个年代判断诗的价值标准也可以多种多样,所以可谓诗歌最好的时代。”
  回望上世纪80年代,海子是一个标志性符号,被人称作“中国最后一个浪漫主义诗人”的海子在1989年3月卧轨自杀,预示着这一时代精神的结束。也正因如此,他被更多的人记住,似乎纪念他,就是纪念那个自由理想、纯粹质朴的美好时代,纪念我们曾经拥有的诗意。

>>反观时下  诗歌正以多形态呈现
  在海子之后的诗歌界又出现了以韩东、于坚为代表的“第三代诗人”。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中国社会的剧烈转型,诗歌渐渐不再拥有话语权。当旧的诗歌辉煌早已过去,属于诗歌的全新时代却并未到来。许多人感叹,在商业大潮的席卷冲击下,对文学精神的崇高追求变得世俗物化,对历史和人性的深刻反思都退位于肤浅碎片的娱乐狂欢,在这样的语境下谈诗实属小众,甚至会像海子一样孤独。因为优秀的诗人和为人传唱的诗歌作品渐渐销声匿迹,甚至写作教育都在“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赵林云认为,现在优秀的诗歌精品很少,但仍有很多优秀的诗人在坚持写作,“没有了80年代思想解放的作用,有人说诗歌回归到了自身应有的状态,市场经济不仅冲击了诗歌,随着娱乐形式日渐多样,文学也渐渐被边缘化,其中诗歌又是和市场结合最不紧密的,所以导致诗人要靠诗歌生存是不现实的。”
  “现在好诗的确少,而且人们对诗歌的阅读并不专业和专注,例如对海子诗歌理解的不同,也暴露出我们在诗歌教育上的缺失,我们是一个诗歌国度,但除了背诵名诗,对古诗中的艺术精神和内涵领会并不多,例如济南这个城市,我们对李清照和辛弃疾的诗歌教育普及也是不够的。我们的关注点转向了功利性的商业市场,浅薄的、风行一时的艺术上,而不再停留在诗歌上。”赵林云说,“但诗歌仍是文学艺术上的一颗明珠,我们希望在小说、文学、摄影中寻找到诗意,这说明诗歌还是最集中的体现艺术本质的东西,所以诗歌一直存在并没有消亡。”
  刘溪认为,造成现在诗歌不为人关注,还有一个原因是诗歌爱好者和诗人是有差距的,“诗歌当随时代而变化,例如现在的口语诗从抒情转向了叙事,诗人讲究先锋性和前卫性,但这一点没有得到爱好者的认可。从古代到现代,我们的生活方式正由诗向散文转变,过去的田园状态已被现代化肢解,感觉诗的环境不在了,不如音乐、电影一般为年轻人喜爱,其实一些流行音乐也称得上是当代的诗歌,所以它不是消亡了,而是以多形态的方式呈现出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