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开阀门,原油流进东营企业
纵贯山东的输油大动脉进一步打通,青岛港码头实现原油“门到门”
2018年07月3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7月30日讯(记者 赵波) 7月28日15:38,随着阀门开启,来自南美的10.5万吨原油从青岛港董家口首站通过长输管道向位于东营的齐润石化输送,备受关注的董家口港—潍坊—鲁中、鲁北输油管道(二期)投产试运行。原油从码头经管道进炼厂的“门到门”全程物流,直接服务于潍坊、东营、滨州地区的地炼企业,标志着向打通纵贯山东的输油大动脉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董家口港—潍坊—鲁中、鲁北输油管道工程一期工程起始于青岛港董家口港区,终于潍坊市滨海新区。该工程已经于2017年8月22日投产,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原油管输517.1万吨。7月28日15:38,经过16个月的紧张施工的二期工程试投产的,来自南美的10.5万吨原油从青岛港董家口首站通过长输管道向位于东营的齐润石化输送。二期工程继续承接、延伸一期工程建设,包括潍广管道、京博支线和齐润支线。目前,潍广管道和齐润支线已全线贯通,具备投产条件。二期工程共联通了11家炼厂,实现了从青岛港董家口港区原油码头经管道直达炼厂的“门到门”全程物流。
  “我们公司每年原油需求量在331万吨左右,原来全靠危化品车辆汽运,管道通油后350辆油罐车基本可以停运了,不仅更加环保、高效,而且每吨原油能节约50元的物流成本,每年可以为企业节省1.5亿元物流成本。”京博物流一负责人介绍。
  “目前青岛港的原油接卸量已达到全国原油接卸量的六分之一以上,此次管线通油,实现了从码头直接到炼厂,不仅每天减少4500辆油罐车,还将为全省的地炼企业节省约30亿元的物流成本,青岛港也实现了传统意义的转型,从单纯的经营码头,到原油期货交易、原油集散贸易一体,将有助于青岛港打造多元化原油交易市场,成为门到门全程物流的运营商。”山东港联化管道石油输送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刘晋介绍,二期工程完工后,青岛港的输油管道将服务于潍坊、东营、滨州地区的山东地方炼化企业,结束了部分地炼企业过去没有管道输油、只能靠油罐车运输油品的历史,把青岛港董家口港区的30万吨级兼顾45万吨级原油码头、200多万立方的油罐群与山东地炼企业群连为一体。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