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分离十年,高墙内抱在一起
子女亲属走进女子监狱,亲情在监区内蔓延
2018年08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8月15日,省女子监狱亲情帮教活动中,前来探视的服刑人员子女为妈妈洗脚。本报记者 崔岩 摄
     “孩子对不起,妈妈没能陪伴你成长。”8月15日,在山东省女子监狱,服刑多年的妈妈们紧搂前来探视的儿女,哽咽着道出心中的歉意。当天,省女子监狱二监区组织入监改造多年且表现积极的6名服刑人员,开展面对面亲情帮教。服刑人员与家属一改往日玻璃相隔、电话探视的方式,如日常生活中一样围桌而坐,共进午餐。

  本报记者 崔岩 马云云   
不再隔着玻璃探视
娘俩终于可以拥抱

  15日上午11点30分,穿过那阻断了“自由”的高墙,省女子监狱二监区服刑人员的亲属戴着面具,在民警的带领下进入监区。
  早已列队等候的服刑人员,用期盼和搜寻的眼神望向走过来的家人。此次亲情帮教活动,专门设置了一个特别的环节——认领亲人。
  当戴着面具的明明从妈妈面前走过的时候,看到妈妈与他对视的眼中,眼泪已夺眶而出,他知道妈妈一眼就认出了他。“我入狱服刑9年来,再没有抱过我的孩子。”认出儿子,陈丽再也抑制不住感情,上前紧抱着明明,泣不成声。
  此时,其他5名服刑人员也透过眼神认出了自己的孩子,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妈妈,你很久没有抱过我了。”那一刻,大家都是眼圈通红,止不住的眼泪。温馨的场景感动着现场的每个人。
  当明明摘下面罩,看到熟悉的妈妈,忍不住给陈丽来了一个公主抱,引来众人欢呼。
  “他都能把我抱起来了,真的长大了!”虽然每到假期儿子都会来探视,却总隔着玻璃。如今能拉儿子的手、把儿子抱在怀中,陈丽格外激动。
  九年前,陈丽在某企业负责收电费,因为挪用公款被判了18年。“我走的时候,儿子才10岁,到我胸膛这。”陈丽比划着记忆中儿子的身高,再看看如今一米八三的魁梧儿子,有些不敢相信。
  “每个人一辈子总有些铭记的事,这一刻,我会永生铭记。”陈丽说,接下来的服刑日子,儿子给予她的这个公主抱会一直陪着她。
高墙里度过生日
泪眼向子女道歉

  帮教当天刚好赶上服刑人员程玉的生日,监狱为她送上了一份特殊的礼物。
  十几年前,程玉因家庭矛盾杀死了自己的婆婆,以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无期徒刑。情绪低落的她在十年前某次探视后,触动极大,无法承受看到四个年幼孩子的痛苦,从此不再接受家人探视。
  “这十年,她其实很矛盾,想见孩子又担心孩子不接受她。”监狱民警多次给程玉做工作、与她的子女沟通,终于促成了这次会面。
  认亲时,程玉与孩子们彼此生疏,拥抱也显得有些不知所措。洗脚环节,看到二女儿半跪在她面前一遍又一遍帮她擦拭脚面,程玉一颗颗泪珠落入洗脚盆。当女儿把手中的苹果喂到她的嘴里时,程玉终于泣不成声。
  “十年,大儿子都有儿子了,二女儿17岁,连最小的龙凤胎也都14岁了。整整十年,我不敢见孩子。”程玉红着眼圈向孩子们道歉,“对不起,妈妈没能陪在你们身边。”
  午餐时刻,四个子女还有第一次见面的儿媳、孙子,一起与她分享了生日蛋糕。“叫奶奶,宝宝,我是你奶奶,快叫奶奶……”自孙子出生以来,这是第一次,她亲手抱着他。
  “开心死了。”程玉一遍一遍跟监狱民警描述着她的心情。程玉已经减刑至19.5年,如今还有几年的刑期,“我一定好好改造,孩子们,等妈妈回来。”
  “亲人是服刑人员在狱中的精神寄托,举办亲情帮教活动,也是为了让服刑人员更加真切地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和应担负的责任,找到改造的动力,早日回归社会。”山东省女子监狱二监区监区长鲁世霞说。
  短短一个半小时的帮教,母子间有着说不完的话、诉不完的苦。离场时,儿女们抱着妈妈,久久不愿撒手。高墙内,服刑人员说,她们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好好改造,早日回家。
(文中服刑人员及其亲属均为化名)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