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为何国家林立?都是这俩英雄闹的
2018年08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翻看世界地图,你会发现,拉美各国虽然语言相通(除巴西外都说西班牙语)、人种相近、文化相似,却国家林立,小国一堆一堆的。与之相比,美国、加拿大却是以统一的大国形象出现在地图上的,同样是新大陆国家,为何差距就这样大呢?这种奇怪对比的背后,其实是一段超级大国胎死腹中的悲情史。
  1850年8月17日,被誉为拉美解放者、阿根廷国父的圣马丁孤独地死在法国小城布洛涅。这位大英雄撒手人寰时的心境,颇有几分“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感慨,因为他为之奋斗一生的统一拉美的“大哥伦比亚共和国”梦想最终没有实现,反而亲眼见证了拉美走向分裂和动荡。
  所谓“大哥伦比亚共和国”,是拉美人梦想已久的一个蓝图。在独立运动前,整个拉美地区,除了巴西,几乎都是西班牙的殖民地,仅仅以不同的总督区作为区分,而各总督区之间经济也高度依存。这种结构导致了这些殖民地不独立则已,要独立就最好一起独立。事实上,革命者们甚至连这个新生大国的国名都提前想好了,就叫“大哥伦比亚”,以纪念哥伦布对这片土地的发现。
  在这一理想的感召下,独立运动的开头似乎也很顺利,美国独立运动只产生了一个“国父”华盛顿,拉美独立运动居然一下出了俩:他们分别是在阿根廷起义的圣马丁和活动于委内瑞拉的玻利瓦尔。两人当中,玻利瓦尔的革命激情和运筹帷幄的战略更胜于华盛顿,而圣马丁则人品高贵,道德感召力与华盛顿类似。在两位并世之杰的彼此应和下,拉美迅速摆脱殖民统治。至1822年,大部分地区已经革命成功,于是在这一年7月,圣马丁和玻利瓦尔成功会师,并进行了一次长达五天的秘密会谈。
  在这场会谈中,两人究竟说了什么后世无从知晓,但从两人之前的政治倾向看,估计谈得不甚融洽。因为圣马丁的革命主张较为温和,甚至认为拉美独立后可以依然奉西班牙国王为名义上的宗主,以便减缓内外压力。而这种主张是激进的玻利瓦尔所不能接受的,此公革命的理念就是不要国王、不要奴隶制、砸碎西班牙人的一切旧制度。
  但吵翻了其实也不要紧,前文我们说过圣马丁人品高贵,他在会谈后紧接着就做出了一件证明其人品高贵的壮举——毅然宣布下野并远走海外,终身不再回拉美,而将自己在革命军中的一切权力转交给玻利瓦尔。很显然,圣马丁虽然不认同玻利瓦尔的理念,但赞同他的理想,更钦佩他的战功,如果拉美的革命只需要一位领袖,圣马丁宁愿放弃一世功名。
  然而,这位高风亮节赛过华盛顿的圣马丁,还是把人性想简单了。他的出走的确避免了拉美革命“一山不容二虎”的尴尬,但问题是,当年跟着他“闹革命”的手下们却未必会对玻利瓦尔心悦诚服。在圣马丁出走后,阿根廷、秘鲁等他领导的“革命区”顿时谣言四起,认为是玻利瓦尔“挤走了”他们伟大的英雄。这些地区开始不再服从大哥伦比亚政府的管制,纷纷闹起了自己的二次独立。而玻利瓦尔对这一动向的应对则是加强中央集权,此举又引发了自己势力范围内委内瑞拉等地议会的非议。最终,拉美各地纷纷宣布独立,本已初具雏形的大哥伦比亚共和国轰然解体。
  时至今日,阿根廷、秘鲁等国依然奉圣马丁为国父,而对玻利瓦尔颇有非议,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则视玻利瓦尔为英雄,对圣马丁无感。圣马丁若泉下有知,不知对此会作何感想。
  这就是拉美的故事,这片得天独厚的土地,原本应当在一位英雄的领导下争取独立,但上天却给了它两位,这不是幸运,而是一场悲剧。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